患?這事情連父王都被瞞下,瑜兒就是怕父王知道後遷怒舅母,所以還請外祖母好好套套那位劉大夫的話,萬一有什麼不妥,我們也好早做準備。”
司徒老夫人倒是忽略了此節,忙點頭道:“是我老糊塗了。這事定要盤問個仔細。郡主放心,王妃是我唯一嫡親的女兒,她的事情,我是決計當作頭等大事來辦的。”
清瑜示好也做了,叮囑也叮囑了,也就不再多說,只笑著勸司徒老夫人用些點心。司徒老夫人心裡存了這件事,也沒有心思久留,隨意用了一點,便要回府去。清瑜親自將外祖母送到門口,這才作罷。
這一夜的嘉王府,異常平靜。下人們都知道明天會有兩位新人進府,只是王妃有孕的喜慶還沒來得及消化,這邊馬上又有這檔子事,也不知是三喜臨門,還是波濤暗湧。
清瑜正準備收拾睡覺,外頭香雲進來,說是有僕婦來報,靜園有些吵嚷之聲。清瑜聞言已經猜到幾分,忙讓木樨去看。木樨回來稟告道:“我去的時候也沒見著什麼,楚姨娘已經歇下了。龔媽媽說是一個茶水丫頭打破了姨娘喜歡的茶杯,被姨娘教訓了一通,如今人還罰跪在院子裡。我猜想多半是為了新人進府的事情,姨娘心裡不痛快,不過龔媽媽既然這麼掩飾,我也當做不知,只替郡主問候了幾句,便回來了。”
清瑜觀察這個芙蓉不是一天兩天了,知道這位姨娘有些淺,不過到底是母親從前的丫頭,又伺候過她們母女一場,不鬧得難看,清瑜也不想為難她。便對木樨道:“不是我看不起楚姨娘,只是若她想要在兩位新人面前拿喬,恐怕會鬧個灰頭土臉。你見機點撥點撥她身邊的人,畢竟從前你們也是姐妹一場,相交十來年的情分。她安分些養胎罷了,若不然只會自討沒趣。”
木樨幫清瑜鋪好床,應道:“郡主倒是沒看錯。芙蓉那點心思,十分有九分半都在面上,她老老實實也就罷了,若是有什麼念頭,不知是什麼結果呢。幾次來請我,我都推說不得空,就是怕她將主意打到我身上,我念著往日的情分,又不好做。既然郡主發話,那奴婢明日就要走一遭,不管她心裡記不記郡主與我的這份好心,怎麼都要將話帶到。”大文學 。dawenxue
正文 一百六十六、新人進門
(大文學 。dawenxue) 六月初四算不上什麼黃道吉日,不過貴妃娘娘有命,尹家還是將這位六小姐尹蘭煙用喜轎抬了,送往嘉王府。大文學。dawenxue不過是去做個姨娘,尹家也不好大肆操辦。尹中雖然是姚貴妃的表弟,不過姚貴妃素來嚴明不徇私情,故而他五十多歲仍只混得個營繕司的書筆吏。尹中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早沒了官場上蹦躂的心思,本心想這次若女兒蒙貴妃娘娘開恩,指給嘉王殿下做了側妃,也算是光耀門楣的喜事。誰知宮裡傳信過來,尹蘭煙卻是隻落得個姬妾的名分。上命不可違,尹中也只能打掉牙齒活血吞,強忍了。只是他對這個小女兒歉疚得很,故而之前掏盡老底體體面面的依照側妃的規格辦的嫁妝,尹中便一股腦兒全都抬了去,希冀女兒不要被人看不起。
只是要將嫡生的女兒送去做姨娘,尹中也落不下這張臉,便稱病,委託了一位族中叔伯出面,將女兒送過去。這位送嫁的尹家長輩名叫尹文武,雖叫得如此一個好名,偏偏是文不成武不就的,只是善於鑽營,於人情世故上很是通透。得了尹中的囑託,尹文武便歡歡喜喜接了這個差事。尹家雖然與貴妃娘娘有親,這些年來卻也沒受過什麼蔭護。這位嘉王殿下,才從汴京回來不久,尹文武一直也沒能找個機會尋摸上門去親近親近。如今將尹家這位小姐送過去,尹文武琢磨著,怎麼著,也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納個姬妾,是無須三媒六聘的。故而尹家這一行人中除了喜轎與嫁妝,便是連個吹打的都沒有,只走得靜悄悄的。路人見到這樣奇怪的場面,都有些指指點點。若說是哪家娶正妻,斷然不會這樣低調;可若是哪家納小妾,那喜轎後頭抬著的約摸八十八抬的嫁妝,也太乍眼了些。
一行人走進王府門前大街,嘉王府正門大門緊閉。只門邊站著幾個管事模樣的男子,見到喜轎過來,走上來問。尹文武知道宰相門前七品官,不敢怠慢,忙陪笑著說了來歷。那管事見這送嫁的排場,微微有些意外,不過還是點頭笑道:“老人家辛苦了,這邊請。”說完便引著眾人往側門邊去。尹文武知道妾室是入不了正門的,忙招呼眾人跟著走。坐在轎子裡尹蘭煙一路上都沒有動靜,只在此時,偷偷將轎簾掀開一角,幽幽含恨的看了看那威嚴肅穆的嘉王府正門。本來,她應該是從這裡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