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部分(2 / 4)

小說:士子風流 作者:水王

說這事兒和我有什麼干係嗎?真是怪哉,我也只是年初才上任,去年和前年的糧賦與我何干,大人何故這樣看著我?莫非浙江巡撫於大人眼裡,便如賊子一般?”

這實在有點胡攪蠻纏,分明是故意來找李士翱難看。其實在李士翱心裡,這事兒還真和你姓徐的有關,雖然當時你不是浙江巡撫,可是這如意坊總是你的吧,現在弄的人人皆商,這才會有改糧為桑的事,你若說自己清白,那真是做了婊子又要立牌坊了。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八章:殺機

暖閣裡的氣氛陡然緊張,徐謙突然找茬,是所有人都沒有料到,今日討論的,畢竟是軍機大事,在場的人,也是一言一行,都能影響到大明朝的人物。

其實李士翱也有不對的地方,你要罵就罵,偏偏要舉浙江的例子,舉浙江的例子倒也罷了,這眼睛卻老是往徐謙那頭去看,是人都能看得出,這位戶部尚書大人是找徐謙的茬兒。

只是徐謙這個傢伙,人家說說倒也罷了,偏偏你還來了勁,理直氣壯,生怕別人不曉得李士翱是指桑罵槐,生怕別人不曉得你吃了虧。

二人鬥嘴斗的厲害,若不是顧忌著這裡場合不同,怕是直接撕破臉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無論是嘉靖還是楊廷和,兩個人都沒有做聲,似乎在縱容李士翱和徐謙去爭去鬧,一起保持著緘默。

嘉靖的心意,無非是徐謙既然開了口,那就由著他,反正就是瞧熱鬧,看看徐謙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而楊廷和呢?自然是巴不得徐謙和戶部尚書卯上去,一個是催糧的,一個是繳糧的,兩個人打起來才好。

至於其他人呢,嘉靖和楊廷和都沒有表態,自然也不敢隨意發言,索性做起泥菩薩。

李士翱早就看徐謙不慣,浙江這幾年上繳的官糧年年遞減,讓他這戶部尚書很是惱火,現在浙江又免了糧稅,甚至還曾放言,說是要改繳糧為銀,意思就是說。以前是繳糧,現在繳納銀子。按市價把銀子繳上去。

戶部雖然缺銀子,可是稅制卻是戶部定製的。你一個浙江說改就改,把戶部當成了什麼?若是人人都效仿你浙江,那這戶部有什麼用?戶部尚書,豈不是成了泥菩薩。

此時徐謙發難,李士翱也是冷笑,他的資歷可是不低,雖然年紀不過五旬,卻也是榜眼出身,做過翰林侍講學士。外放過四川為布政使,此後又輾轉刑部、吏部、戶部,資歷擺在這裡,徐謙和他叫板,他自然凜然無懼:“本來,有些話老夫是不好說的,可是現在徐撫臺既然開了口,那麼老夫索性把這帳好好算一算。”

徐謙反唇相譏:“李大人果然是戶部出身的,滿口都是帳啊。”

這自是譏諷李士翱斤斤計較。須知大明計程車人講究的是不愛名利,這雖然只是口號,可是一般人,是不會滿口算賬或是財物的。畢竟不雅。

李士翱面沉如水,慢悠悠的道:“你們浙江擅自改了稅制,老夫問你。既然不徵糧了,那這官糧還繳不繳。若是不繳,朝廷拿什麼用兵。拿什麼賑災?浙江乃是糧賦重省,許多大事都指著浙江的糧賦辦呢,你若是不繳,還枉稱什麼朝廷命官,朝廷命官不為朝廷分憂,要你何用?”

徐謙嘆口氣:“太祖曾言,爾俸爾祿,民脂民膏。我是朝廷命官,也是百姓父母,俸祿也是民脂民膏,免糧稅就是利民,有何不可?”

李士翱冷笑:“你少在這裡胡言亂語,浙江的百姓重要,那麼其他各省遇到災情的災民就不重要?韃靼侵擾的邊關百姓難道就不重要?朝廷的職責就是以富足而補不足,浙江糧多,其他各省糧少,自該由戶部排程,如此,才能國泰民安。老夫只問你,今年的官糧,你繳還是不繳?”

若是這個時候說一句不繳,怕是今日在場的人都要活剝了徐謙,徐謙倒是實在,道:“誰說不繳,自然是要繳的。”

李士翱笑的更冷:“繳納多少?”

徐謙淡淡的道:“自然是盡力而為。”

李士翱怒道:“一百四十萬擔是繳,十萬擔也是繳,現在朝廷用兵,國庫空虛,什麼叫做盡力而為?”

他覺得已經沒有和徐謙鬥嘴的必要了,旋即轉過身,對嘉靖道:“陛下,微臣以為,想要充實國庫,支援用兵,就必須有個獎懲的法子出來,有了獎勵,大家才肯用命,有了懲罰,各省各府各縣才知曉厲害,微臣以為,各省都必須訂立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