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海路安撫使司開出來的價碼都大大失望,甚至有不少中小商賈興致闌珊,頓時覺得,這一趟來的實在是不值,既沒有進一批絲綢、瓷器,手裡的貨物也沒有賣一批好價錢,雖說不至於虧本,可是利潤並沒有達到預期。
海貿,在這個時代本就是暴利的行業,可惜這海路安撫使司,仗著壟斷,將買賣的利潤幾乎佔為己有,甚至有番商打起了退堂鼓,明年,不肯再到雙嶼港來了。
而在市政廳裡,一個新的計劃正在籌劃,錢,自然是賺來了,輕輕鬆鬆一趟貨,便是數百萬兩紋銀,這種奢侈品的買賣,可謂是一本萬利。
不過,顯然對這種奢侈品的買賣,徐謙並不滿足。
畢竟這種出口,必須有所節制,你若是三天兩頭的出貨,人家肯十倍二十倍的搶購那才瘋了呢,奢侈品之所以叫做奢侈品,就是因為它不普遍,因此,這種貿易,海路安撫使司一年做個兩趟也就足夠了。
可是要掙銀子,單單靠奢侈品可是不成,現在浙江、天津這麼多作坊,單靠絲綢、瓷器,能讓多少人發財?
徐謙要制定的,是全面開花的方略,人要有點追求,畢竟徐謙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商賈,也是官,朝廷命官四字固然是意味著摟錢,可總得做點正經事才好,況且這還關係到了新政的成敗,自然馬虎不得。
徐謙與鄧健、汪直幾人,在市政廳裡足足商議了幾個時辰,最後,一個計劃出爐,汪直是個很好的計劃執行者,在領會徐謙意圖之後,便開始著手準備起來。
夜裡。
街道上依舊有巡視的水兵,海路安撫使司轄下水兵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