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那就更加糟糕,因為糧食不能雨水,否則東西沒有運到,怕是已經發黴,因此只能停下歇腳,這一歇,可能就是數天過去,從杭州千斤糧食運到杭州,半個多月的功夫,四五匹馬的馬料,人的糧食,還有僱車、住客棧的花銷,統統算下來,往往消耗竟不在這千斤糧食之下。這也是一到災年,明明距離三百里外的某府有的是糧,而是三百里外的百姓卻是得不到賑濟不得不肯草根樹皮的緣故,也是為何每日戰爭發生,一個如此龐大帝國,就算是調動二十萬大軍作戰卻需要動用全部力量的因素。
交通……決定了一切。
這一路上,劉瑜很興奮,他特意上了徐謙的官船。狠狠的誇獎了河道一番,他可不是傻子。運輸費用的大大降低,不只是意味著整個浙江內部商品和人員流通的加快。也意味著他的生絲,賣出好價錢並不是夢,畢竟商賈收購他們的生絲,不只是要考慮的是生絲製成絲綢之後能產生多少利潤,還需要刨除掉許多其他的開銷,其中最大的一項開銷就是運費,假若運費大大降低,對絲綢的需求又大大增加,絲綢商們收購生絲起來。肯定願意出更高的價格。
從前的時候,劉瑜相信徐謙,是因為徐謙既是撫臺,有官面的保證,另一方面,徐謙有如意坊的背景,而且當時徐謙說的頭頭是道,所以才願意跟著徐某人走到黑,可是現在。當親眼看到這拔地而起的東西,他此時此刻,是真正對徐謙信服了。
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