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聽見。
“諸位。”范仲淹聲音不大,但貴在渾厚有勁,聲線凝聚傳得遠,加上這裡比較空曠,似乎還有點回音,底平眾人還算聽得清楚,為了能聽得更清晰,眾人不由自主的往前靠攏,屏氣凝神,側耳聆聽。
感覺眾人目光都齊聚在自己身上,范仲淹自然沒有怯場心理,展顏微笑,和聲道:“城中缺糧之事,想必大家也清楚,但是困難只是暫時的。相信在”的齊心協力下,大家一定可以度過難關。”
“相信朝廷不會坐視百姓受苦。”說了大堆鼓舞士氣,激勵人心的話後,范仲淹靜了下來,正當眾人以為太守話到此結束,某些人自覺多心。緩緩鬆氣時,卻見范仲淹表情稍緩,突然來了個轉折,聲音低沉道:“不過,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卻充滿曲折”
這句話是楚質前幾日說的,范仲淹覺得很有道理,在這就借用一下,揮了下手,繼續說道:“我們應該考慮到實際問題,近日來,因為某些人惡劣行為,導致倉庫米糧日漸稀少,一時之間,我等也不可能憑空變出米糧食來,為了抑制城中搶糧風氣,故而本官不得不採取防範措施
說到惡劣行為時,一些士仲心中一驚,提心吊膽的,連忙眼睜睜的盯著范仲淹,急迫想知道他所說的措施是什麼。
“即日起。調整糧價,由每鬥九十文,變更為目光緩緩從眾人身上掠過,范仲淹聲音變得有些沉重:“一百八十文。”
一陣詭異的靜默後,底下頓時譁然起來,眾人議論紛紛。
“剛才太守在說什麼,我沒有聽清楚,是漲糧價嗎?”
“一倍啊,還讓不讓人活了。”
“幸好我知機早,知道價錢遲早會漲的,辛苦排隊擠了幾日,終於購備好米糧,不用擔憂。”
“太守,糧價不能漲啊,”
“怎麼不能漲,沒聽太守剛才說嗎,本來價格不變的,都是因為你們搶購,糧倉都沒有米了
“沒米了,再不買就遲了。”
聽聞這令人震驚的訊息,回過神來的百姓正準備向范仲淹哀求訴苦一番,卻發現臺上早已沒見太守的蹤影,正感茫然之際,突然醒悟過來,倉庫米糧日少,不知道以後價格還會不會漲,應該早做準備。
機不可失,再遲片刻說不定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轉眼之間,祭臺附近又變得空曠起來,除了稀稀疏疏的幾個人,只留下一地凌亂的腳印,還有幾隻左右不對稱的鞋靴,幸好還有這些證據,不那幾人還以為剛才熙熙攘攘的熱鬧場面只是自己的錯覺而已,畢竟這時候了,誰也沒有心思留下來,恨不能多生兩條腿,好跑回城中買米購糧。
“章兄,我等發財的機會來了。”從愕然中驚醒,一個士伸顧不上整理被人擠破的衣裳,滿眼盡是金光燦燦之色。
“梁兄所言極是。”有人笑容可掬的接話道:“那還等什麼,趕快回去通知店鋪開門營生。準備數錢吧。
早些時候幾人定下盟約,聯合起來統一關門,就是想等這個時機,沒有想到來得比預想的還要快些。
姓章的是個華服中華人,就是前段時候在酒樓與眾人商討聯合事宜的發起人,只見他微微擺手,眼睛閃爍光芒,喃聲說道:“不急。”
“章兄,莫非有什麼不對之處嗎?”
“應該沒有不對吧,畢竟官倉的情況我們也瞭解,範”說的也是實情。”
討論了片玄,幾人都覺得,范仲淹的決定確實出乎大家的意料,當初他們決定囤積米糧時,雖然料定城中糧食不足,遲早要漲價的,但是在他們看來,以范仲淹的性情,除非到了山窮水盡的時玄,不然不會漲價的,按照他們的設想,只有等到官倉沒有一顆一粒米糧的時候,才輪到他們登場,那時,米糧價格怎麼定還不是由自己說的算,而現在的情形與他們的計算確實有少許的差異。
“大夥其實也不必想那麼多,人心終究是會變的。”過了片刻,有人笑道:“況且現在的情況正朝著對我們有利的方向發展,我們何必再胡亂猜測,還是梁兄說的對,發財要緊,連官鋪都調整價格了,我們漲價更是名正言順,不用有絲毫顧慮。”
這人的話得到大家的贊同,反正不管怎麼推測,漲價對於他們而言都是隻有利沒有弊的事情,在這裡妄加猜測確實有些自尋煩惱。
“章東主以為如何?”這姓章的智慧顯然較為得到眾人的信服,立即有人開口詢問起來,好像是憑著他一句話,就能增強幾分真實性似的。
“還是那句話,不急。”章東主笑容滿再的說道。
“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