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3 / 4)

睿達兄,話可不能這樣說,並非太守不願見他們,而是瑣事纏身,真的抽不出空閒來啊,不然有人願意慷慨解囊賑濟災民,太守高興還來不及,豈會拒而不見。”楚質說道,話說得大義凜然,可是嘴角微微勾出一絲黠笑,手裡的碧玉摺扇搖啊搖,好不逍遙,分明是在幸災樂禍。

雖說已二世為人,且生活如意之極,不應那麼斤斤計較,只不過想到當日自己上門求助時,固然沒受什麼折侮,但肚子確實憋了口氣,現在感覺聽聞某些人的情況,心裡頓時舒服許多。

“範公大義,將此得罪人之事攬了過去,自然不像你這幕後之人這般清閒。”作為幕僚,沈遼時常待在楚質身邊,自然清事情的一些內幕,口裡雖然還是冷嘲熱諷的,但他心裡卻有幾分佩服楚質的手段。

楚質笑笑,並沒有表態,不過心裡的確在感激范仲淹,如果讓人知道是自己在背後出了這個主意,後果很嚴重,且非常麻煩,要知道自己還要在錢塘為官,卻將杭州的大半士伸徹底得罪了,以後不要說治理地方、安撫百姓,能不能坐穩知縣這個,位置還是個問題。

畢竟他不是范仲淹,門生故舊遍佈天下,結交的都是名士一流,朝中根基之廣,不是誰想動就動的,就算被貶出中樞,但待遇卻與眾不同,人家觸犯皇帝,被謫的都是些偏僻的州縣,有的甚至還是荒涼未開化之地,而范仲淹基本是在中原地區,若是身體不舒服,還安排他到氣候溫潤的地方修養,簡直不是貶謫,而是在公費養老,別人羨慕不來的。

當然,楚質自己也有::二;薄。且不說他大伯楚汲是掌管官員人事升適譴調的。佔。也不說他老師何涉的人脈能力。就憑他是曹家女婿這點,誰想動他,也要掂量掂量是否能承受其中的後果。

知道這事不宜多談,沈遼也沒有尋根問底的意思,反而不解道:“你不是說提價是為了能夠填銀庫補虧空嗎,現在還未補齊,卻將糧價壓得如此之低,比收購的成本價還不如,不要說補空,就是回本也不可能了。”

“虧了就虧了,況且災荒之際,錢放在庫裡,就是組數字,糧食才是硬通貨。”楚質不在意說道,都快絕食餓死了,要金山銀山有什麼用,如今官衙請百姓做工。要的是糧食,給錢反而沒人要。

補虧空只是個,藉口而已,主要是為了能夠懲治那些奸商,楚質相信,范仲淹肯定是看出自己的目的,不然也不會放手任由自己操作糧價,為什麼不一下子將糧價恢復正常,而是一點一滴來呢,這隻能說是楚質的惡趣味,純粹為了噁心人,至於朝廷查賬,那更加不能擔心,情況危及之下,出錢購糧救民,以皇帝趙禎寬仁的性格,只會予以表彰,不會怪責。

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經想通這點,沈遼也沒有問下去,只是說道:“那接下來你準備如何行事?”

“明日繼續降價,每鬥糧食只要九十九文。”經過了解,楚質知道,十幾年來,杭州糧價最高價位不會超過百文,現在只不過是恢復正常水平而已。

“嗯,據我估計,到了明日,肯定有許多人寢食難安。”沈遼掐了掐手指,非常認真說道:“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吐血。”

“應該不會,都倒下了,哪裡還有力氣吐血啊。”楚質說道,過了片玄,與沈遼同時放聲笑了起來。

就當他們笑得最爽朗的時刻,長貴輕步走了進來,見到這個情形,不由遲疑了,這時候過去打擾,會不會被責罵啊。

笑聲漸歇,楚質歉意笑了下,朝長貴揮手說道:“過來吧,有何事情?”

“公子。”因為是在內宅,長貴顯得隨意了些,笑嘻嘻的湊上前道:“仁和張知縣又來信問候您了。”

“又來。”面帶苦色,楚質埋怨說道:“正好,睿達兄,已經五次了,怎麼回覆,你也該給個準信了吧。”

楚質真的很無奈,也不知道張元善中了什麼邪,非要設宴請沈遼赴宴不可,而沈遼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或者含糊其辭的不給個明確的答覆,楚質也不好替人做主,只能儘量迴避與張元善接觸,沒有想到張元善還真是有誠意,每日都派人送來書信。

書信內容幾乎一樣,開頭先是幾句客套話,接下來或拐彎抹角,或直接表示要宴請沈遼,希望楚質為其疏通,說幾句好話,楚質很想幫忙,可是沈遼硬是不接話茬,能有什麼辦法,只好當張元善的來信不存在,只不過次數多了,心裡總覺得虧欠人家似的,很不自在。

半天不見沈遼反應,楚質搖頭輕嘆,懶得再拆開書信觀看,隨手丟在桌案上,溫潤透綠的玉扇快速搖曳,顯出主人心中的浮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