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突然之間,考官們被一聲喊叫嚇了一跳,一下子全都精神起來。
“高論,精闢!”
原來是九門提督劉長風喊了起來。
劉長風是皇帝的親信,前一段時間,因為操辦公交馬車差事,得到了皇上的誇獎。這幾日,藩國的使臣來參觀公交馬車,對其大加誇獎,今天見到皇上時,還讚不絕口。
因而劉長風就很得意。頗讓其他人有些嫉妒。
但是,若論文采,劉長風卻是在場的人之中,修為最低的,所以,他說出的話,別人就頗有些不以為然。
見沒人應和,劉長風倒也不著急,走到季大學士身邊,把一張卷子遞給了季明鑾。
“季大學士,你看看這個,保證是你沒見過的高見。”
季明鑾不好意思駁他面子,就接過卷子看了起來。
這一看,不禁大吃一驚。
亮點就在最後這道論題上。
前面答的,都中規中矩,論點都是以前和現在已經有的那些做法。作為身居高位的大學士,對這些自然不陌生。
最為惹人注目的,還是在最後兩段的論述上。這兩段,提出了兩條新的措施。
一是將土司遷移出本地,在遠離原籍的地方重新安置。
二是透過建設城市,發展生產,把土司的原屬民從原來的人身依附關係中解放出來。
這兩個觀點,以前聞所未聞,確實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第二條的建設城市,發展經濟措施,更讓季明鑾感到激動。甚至在心裡隱隱感到這個思路有些似曾相識。
雖然以前確實未曾見過,但就是有這種感覺。
“真是不錯,果然出類拔萃,來,各位,你們也看看。”
劉長風說好,別人可以不當回事兒,但是,季明鑾說好,就沒人可以無視了。
在所有的試卷都比較平庸的情況下,季明鑾能讚賞的,就很可能有些出色了。
於是剩下幾人就開始傳看,都紛紛叫好。其中又以兵部尚書李源最為激動。
“都說武舉考生沒有見識,依我看,如今這種論調可以改改了,光是這兩條,就比那些書生無病呻吟強上許多了。”
武舉是兵部主持的,因為考生文化功底不如文舉考生,所以歷來被文舉看不起。
今天有了這個試卷,讓李源感到頗為揚眉吐氣。
眾人都是在朝廷上行走的,自然都是是識貨的。雖然對李源的態度感到有些好笑,但是對這個卷子中的觀點,還是頗為認可的。
這個試卷,自然就是賈珉的了,編號是三十六號。
“我看這個三十六號排進前十,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見李源如此說,眾人自然沒有什麼異議。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最終排名權,若是有這個權力,把這個試卷排在第一,也是沒有意見的。
其他的試卷跟這個試卷比起來,水平可以說是差了一大截。況且水平也都基本相近,唯有三十六號試卷,有鶴立雞群之感。
“我敢打賭,這個人一定做過生意,而且還是個很有生意經的人物。”
吳尚書這麼一說,季明鑾心裡豁然開朗。
怪不得總是有一種熟悉之感,原來是懷遠的卷子啊。這就不奇怪了。
建設城市,發展經濟這種主意,別人也能提出來。但是,把它跟改土歸流結合起來,而且提出了具體的發展措施,就不是一般人能提出來的了。
一看這個措施,就知道是內行人。除了賈珉賈懷遠,也確實沒有人能提出這樣的措施來了。
所有的卷子閱完後,就開始對卷子進行分級。共分三級,前十名為一級。次一級也是十名。剩下的,就是三級了。
具體的排名,是從次一級開始的。也就是從第十一名開始,進行排名,一直到最後的第一百零七名。
這些,都是由閱卷大臣們排名的。
前十名,他們無權進行具體的排名。這是要由皇帝自己親自再閱卷,進行排名的。
所有的分級排名做完之後,天已經亮了,快到辰時正了。
這個時候,可以開啟糊名,看看具體的人名了。
人們最為關心的,自然還是三十六號卷子。
第一個就開啟了這個卷子,季明鑾心裡一陣狂喜。但是,其他人卻有些呆了。
竟然是賈珉,榮國府的那個賈珉,在會試擂臺上羞辱治國府馬尚德的那個賈珉!
除了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