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返,一望便知是去長樂宮覆命了。
喬公公又呈上來訊息,說是太后又召了天朝右相亦即惠妃的父親入了長樂宮。
*
甘氏的命運尚未成定論,宮中卻出了一件大事!
御醫曹大人死了!
本來,宮中死個御醫也不會掀起如此滔天風浪,但是他不同,他是負責椒房殿診治的御醫。
而且,據說他死的時候,七竅流血,分明是毒發身亡。
而且,被人發現的時候,他的身下壓著一封信。
那封信,不但告訴世人,他是迫不得已服毒自盡,更提到了一件關係重大的事情。
中宮流產,並非意外,亦非體虛,而是有人背後指使。
而那幕後指使之人,竟然是太后!
知秋轉述的時候,我渾身冰涼,總覺得哪裡連貫不上,似是而非,卻又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有如古樸淳厚的樂聲當中突然起了一個激烈而直露的音符,軒轅帝龍顏終於大怒,下令宮廷禁衛營即刻封鎖長樂宮,皇上親臨審查,而我亦一同前往。雖然在去的路上,我略有瑟縮,但成長的路上,豈會一味陽光通途?
*
長樂宮的前殿,漢白玉石欄杆圍護著碩大的臺基,望柱上龍翔鳳舞,無不向世人昭示這裡的絕世非凡。殿內,太后僵坐在金壁輝煌的屏榻之上,她面前的案上仍攤著一卷文書。右相大人正跪於堂下,身上一襲明黃蟒袍在此時顯得格外刺眼。蟒袍,色彩圖案與龍袍幾乎一致,只是挑去了龍身上的一爪,以示區別。而這件是由先帝親賜,他在先帝朝中的顯赫可見一斑。
皇上慢步踱至案前,將那捲文書拿起,太后與右相臉上皆是一片死灰。
皇上不動聲色細細看完,才冷笑數聲:“上尊天示?順從眾議?”笑罷,拿起案上的太后印緩,重重蓋上,復又將那捲東西拋回案上,“朕要看看謀害天朝嫡出皇嗣的太后如何上尊天示,順從眾議!”
我越聽越心驚,原來那捲東西竟是一道逼皇上退位的懿旨!
天朝以孝治國,太后平日雖不幹政,可是卻可憑一道懿旨直接令皇帝退位。
冰涼的手掌心微微沁出了汗珠,若是沒有曹御醫這一出,如今又會是何局勢?皇上,君家,我以及跟隨皇上身後的這些人,會被置於何地?一股沒來由的後怕湧上心頭,卻驅走了之前的一絲寒意,額前華勝定住,鳳鳴朝陽禮服之下的嬌柔身軀在前殿之中毅然挺立。
太后攸地起身,怒目相向:“皇上,你說哀家謀害皇嗣?可有證據!”
“你要證據,朕就給你證據!”
皇上雙掌一擊,喬公公便帶領一行人魚貫而入。
為首的宮女手中一個托盤,托盤之內是一封信,上面還帶著斑斑血跡,觸目驚心。
之後是御醫,而緊隨其手的宮女看起來有似乎有點面熟。
*
先由喬公公宣讀了信上的內容,再是宋姓御醫上報曹御醫的死因以及他在信中所說的藥物藥性。據說,他手中的那一包藥粉正是太后授意曹御醫配製,然後交由椒房殿中的宮女。
直至那宮女跪道:“奴婢是椒房殿中專事膳食的僕人,在此之前,是太后宮裡的,太后搬去長樂宮之後,便將奴婢安在了椒房殿!”我心中一動,安在椒房殿,這話說得有些值得推敲。不過,經她一說,我才有些印像,之前,她確實是負責我的膳食的。
皇上已緊跟著問道:“哦?安在椒房殿?仔細說來,誰安了你在椒房殿?”
那宮女看了一眼太后,才匍下身子:“回皇上,是太后娘娘讓奴婢去椒房殿的!”
緊接著,專管宮女的吳夫人上來確認了她的話。
我坐在左側,直覺有一張天衣無縫的大網正在向太后、向甘家迎頭罩來。
[第一卷 錚錚繁華灰飛煙滅:第十七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
喬公公壓了嗓子問道:“集採,你從實招來,太后娘娘為何特地安你去椒房殿?有何用意?”
太后大怒,將身旁一隻頂好的玉彩飛馬推落在地:“你個賤婢!當日因你手腳笨拙,才將你留在椒室,你敢胡言!”
皇上不動聲色,沉聲問道:“是嗎?原來太后是將手腳笨拙的留在了椒房殿啊!”
太后身形一窒,半晌作聲不得。
那叫集採的宮女復又回道:“那日,太后傳喚奴婢,讓奴婢留在椒房殿,說是要留心皇后娘娘一舉一動,並讓底下的女官交給奴婢一包藥粉,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