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前,也不拿喬,交流頗為愉悅。
不一會兒,八位閣老也到了,能在改土歸流這件事上發表意見的重臣都到齊了,聖人示意太子主持今天的會議。這樣的場面,總讓史仲竹想起前世的文山會海,精神稍一恍惚,就聽見孟喬芳道:“是吧,史大人。”
史仲竹回過神來,就只聽到“是吧,史大人”幾個字,在聖人面前走神,御前失儀,也是罪過。史仲竹只好對著孟喬芳微微一笑,低頭不語。
史仲竹這微笑、低頭、不語,也不知道孟喬芳理解成什麼意思了,孟喬芳不客氣道:“川人轄制藏人,本就是這樣,重定疆界,我四川損失又去哪裡找補?”
孟喬芳有這個不客氣的本錢,作為四川布政使,的確擔任這轄制西藏的重任,大越開國後,對西藏的統治也採取了諸多措施,諸如封法王、設宣慰司、招討司等等,可當地人心中的最高領袖依然是活佛、法王,西藏的高原環境,讓中原王朝也不便派人管理,朝廷對西藏的掌控越來越低,到了現在,只能依靠四川作為屏障。朝廷對西藏的要求就是,只要不反,就這麼放任自流吧。
中原王朝,皇權鼎盛,十分不適應這種政教合一的模式。在中原,要是那個僧道敢攛掇皇帝過分信仰,保證被打為妖僧、妖道,更何況,皇帝因為出家人不事生產、佔用資源,還大肆興起過滅佛運動呢。
朝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一向比較弱,雲南也是這樣,當地人心中的最高領袖依然是木府,朝廷官員保持著明面上的統治,對木府的要求也不過是:明面上臣服,不要造反。至於什麼朝廷政策、人口增長、政績之類的東西,通通與這些少數民族地區無關。
史仲竹對於孟喬芳的話,沒有解釋說重定疆界不一定會損失領土。四位布政使認為,他這麼大張旗鼓、攜勢而來,肯定是想要擴大貴州疆域,好增加人口,增加政績。這個可以作為日後談判的籌碼之一,史仲竹要的是合適,而不是最大!
“孟大人此言差矣,重定疆界,為的可不是領土,而是為了查探清楚人口分佈、地形地理,如今還有不少夷民深山居住,這些可都是稅戶。”史仲竹道,又加了一句,“探查地形更有必要,如今夷民也不是那麼聽話的。”
“還不是你貴州一事,嚇住了夷民,若此事不成,逼反夷民,就是你的大過了!”孟喬芳更不客氣了。
面對這種指責,史仲竹只看了看聖人和太子,也不辯解。孟喬芳知道這事兒聖人太子都同意了,他的話不是暗指聖人太子昏庸嗎?罷了,既然史仲竹有聖人撐腰,他稍稍再多讓出一點兒出利益好了,心裡這樣想,面色卻更生氣了。
劉兆麒、周有德、李翰章三位布政使,一言不發,低調得對不起布政使這個職位,聽著他們的代表孟喬芳發言,最多敲敲邊鼓,當了一天的人肉背景。八位閣老也假裝自己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連史鼎,這個當爹的,都沒幫史仲竹說過一句話,大概他也明白還不是出聲的時候。
史仲竹和孟喬芳,唇槍舌劍得辯了半天,聖人和太子,穩坐釣魚臺。反正幾個大臣自己肯定吵不出結果的,最後還的聖人做裁判,聖人聽他們吵的原因,只不過是想著萬一情緒激動,暴露了真實目的呢。談判底線,可不是能一次召見、一次試探就能摸清楚的。
說了半天,毫無結果。聖人賜了御膳,千里迢迢回京述職的五位布政使齊聲謝過,用了飯,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孟喬芳保持了一路的憤怒臉色,進了馬車立刻把臉搭下來,用力揉了揉,保持統一表情幾個小時,也是很費功夫的!今天的面聖不過是初步試探,想來他們五人,過年之前是別想回去了。嗯,終於回京家人團聚了!孟喬芳感嘆,暗暗決定,先多陪陪家人,反正他是不著急的。
史仲竹更加不會妄想,幾個小時就能決定什麼,且待來日吧,史仲竹也高高興興的跟著史鼎回府了。
多少年了,史仲竹一家沒有在一起過年。算算,為先帝守孝三年,出孝大半年沒有遇上過年,之後的六七年都在貴州,算起來,十多年沒有和父母一起過年了。
史仲竹到保齡候府的時候,一家子正聚在大廳說話,嘰嘰喳喳,好不熱鬧。史仲竹進門,納頭便拜,“不孝兒給娘磕頭請安了。”
鄭氏連忙起身扶他,拉著他的手臂,順勢抱著他哭道:“總算回來了,總算回來了。”手在他身上摸了摸,有撫摸著他的黑眼圈道,“看看,都瘦脫行了,我就說不要去安順,不要去安順,現在好了,陷在貴州出不來。我都黃土滿半截的人了,臨了臨了,連兒子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