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託啊!”董老說到最後,輕鬆的語氣變得格外沉重。
郭逸銘很能體會老人的心情,他以前就是一個科研工作者,屢屢聽到國外技術領先,自己只能在後追趕,同樣有著這樣恥辱和痛心相互混雜的心情。
不過既然他來了,這樣的歷史必將改變!
他或許不能改變整個國家,卻能在自己的影響範圍內,改變一個領域!
“董老,我這套設計圖紙,您也都吃透了。我過兩天,打算出去走一趟,單晶爐、切割機的製造圖紙雖然我已經給出去了,但我還想去各生產廠家實地走走,有些製造上的細節,想和他們交流一下。這裡我就拜託您幫著看一下,您看好嗎?”郭逸銘回過頭,看著董老,認真地說道。
“哦?你還有什麼好東西?”董老一聽就明白,立即興奮起來。
“這個,應該說是些小技巧,比如說石英坩堝,高純度的石英坩堝價格昂貴、製造困難。可以在品質略差一些的石英坩堝表層,覆蓋一層高品質石英層,只需要……”郭逸銘微微一笑,絮絮叨叨說明起來。
“嗯,嗯,還有呢!”董老興奮得手舞足蹈,他就知道這個年輕人肚子裡有貨,果然,隨便漏一點,都是這樣令人興奮得好東西。
“還有……,再比如說,可以在石英坩堝表層產生一層泡沫,這也可以有效隔熱,以及防止多晶矽滲透。恰好我對如何製造泡沫隔熱層,也有些心得……”
“好好好!”董老激動得臉都紅了,緊緊地抓著他的手,似乎生怕他跑了,兩眼放光,“你告訴我,這個隔熱泡沫層如何生成!”
“您別急,咱們坐下來慢慢說。”郭逸銘看老頭子激動得面紅耳赤,害怕他激動過度,趕緊攙著他坐下來,慢慢地就單晶爐、矽晶元切割機的一些改進,詳細講給他聽。
這些都是矽晶元製備上的關鍵技術,最終都要用到自己的裝置上,生產廠家製造的時候自然都要暴露,藏著掖著也沒意思,提前告訴董老也沒什麼。
這些技術,國內肯定都會偷學過去。不過郭逸銘只是想透過矽晶元製備淘第一桶金,這些三英寸晶元製備技術很快就會被淘汰,被國內學過去了對他也不會有影響。等到國內熟練掌握這些技術,他早已開發六英寸晶元、八英寸晶元、十二英寸晶元,乃至更大尺寸晶元去了,雙方就不在一個層次,不形成競爭關係。
況且,這些技術他也都申請了專利。
國內自己用,他不會管,要向國外出售,自然會受到國際專利法的干涉。反正這個時代國內還很窮,他的目標市場也不在國內,而是國際市場。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香滿園。
逐漸將一些外圍技術擴散出去,在國內形成一套成熟而又廉價的零部件供應鏈,這才是他打造未來科技帝國的堅實基礎。
………【第十一章 艱難的成功】………
九月二十二日,晴。
從瀋陽開往北京的火車徐徐靠站,等待接站的人們向火車圍擠過去。等到火車停穩,列車員開啟車門,乘客們帶著旅途疲倦,從車門魚貫而出,與接站的親朋好友大聲招呼。一時之間,站臺上人聲鼎沸。
郭逸銘還是提著他那個小小的手提箱,與舒雨菲低聲說著話,從車上下來。一個多月時間全國奔波,風吹日曬,他整個人瘦了一圈,白皙的面板也被曬得有些微黑,滿面風塵。與滄桑的外表不同,他的精神卻顯得格外健旺,雙目炯炯有神。
“總算到了,這一個多月又是上海,又是廣東,又是重慶,再到瀋陽,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火車上,坐車坐得人都軟了!”郭逸銘兩腳踏上實地,感覺走路都有些發飄。這個時代可沒有磁懸浮列車,列車行來顛簸非常,軟臥車廂也並不見得有多舒適。
萬分感激,這一次他遠赴全國各生產廠家,屬於技術指導,車票、住宿全由各接待單位買單。要不以他現在的經濟狀況,恐怕真要一路乞討回來了。
這一趟全國之行,讓他對這個時代國內製造業有了一個直觀的瞭解。
落後。
實在是太落後!
為了在外國技術專家面前展示國內的生產能力,各廠家都拿出了最好的一面。走進各個企業,廠區都乾乾淨淨,連衛生死角也看不到一絲灰塵,顯然是全廠動員搞過大掃除。印象中最容易出現油汙的車間內也是一塵不染,所有的機床裝置全都擦得鋥明瓦亮,連機床銘牌都在陽光下泛著油光。
各企業領導、職工,身上的衣服乾淨整潔,有些還燙出了衣縫線條,個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