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混亂起來。
“呵呵,你們可能覺得很奇怪。DEC這三款產品,是我首先說這是錯的。怎麼話音未落,我又說這種研發思路是正確的……”
與會的工程師們一起點頭,李秋明手中的筆記已經記了滿滿好幾頁,此時也停下筆,聽他如何解釋這其中的因果關聯。
“這就涉及到普通家用電器,和計算機這種特殊電子產品的巨大差異。
家用電器靠內部電路,實現某種特定功能。當產品生產出來,經由內部電路設計,它的功能就已經固定了。實現這種功能,只需要接通電路就可以運用,因此操作按鈕非常簡單。即便分為高中低三檔,內部電器電路迥然不同,但它的操作方式卻大同小異,幾乎沒有變化。使用者不需要深入瞭解這種電器的內部結構和原理,只要知道怎樣用就行了。學會了一種電器的操作,同型別電器的操作便都掌握。
所以,電器可以隨廠家需要,根據市場需求,研發出好幾種、甚至是十好幾種同型別、不同檔次的電器產品,在推廣中不會遇到任何阻礙。
但計算機不同。
計算機是以電流訊號,按照最基本的0、1作為邏輯判斷的一種特殊電子產品。大量複雜的0、1邏輯閘,構成了一個具有特殊用途的功能電路。眾多的功能電路,才綜合為一個微處理晶片。經由資料通道,與內外訊號輸入裝置實現資料傳輸、處理,最終構成為一個完整的計算機體系。
處理器運算資料,全靠程式設定。
它的運用功能千變萬化,不是源於計算機硬體本身,而是操作程式呼叫不同功能電路,以實現不同運算要求!
也就是說,這種複雜的電器,如果沒有相應的程式控制,它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會做的傻子、死物!
處理器電路的差異,使得不同的計算機硬體,必須要為其量身訂造一款作業系統。有多少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