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個建築工人正熱火朝天地展開施工,不知道是研究所擴充套件用地呢,還是新建工廠。
老兩口惴惴不安地穿過馬路,來到對面建築大門口,“中美電子研究所”的門牌讓他們鬆了一口氣,總算找到了。他們走進大門,就在側面收發室門口看到一張條桌,一個年輕女孩子坐在木桌後面,見到他們進來,立即熱情地站起身迎了上來:“兩位是來參觀的嗎?”
態度一點也不像其他國家單位那麼冷淡,對著他們笑不露齒,這第一面就給兩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您好,我姓陳,陳中,這是我愛人瞿潔。前些天有位姓郭的年輕同志到我家去找我,說他是研究所所長,表示這裡缺少有經驗的研究員……”陳中趕緊將來意告知對方。
“您稍等,陳中是嗎?”年輕女孩子翻開面前一個記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名字,她指尖在名單上滑動,“啊,找到了,陳教授是嗎?您原來是十三所磁性材料研究室的,對嗎?這是您愛人瞿大姐,也是十三所真空室操作員?”
“對對,就是我們!”
見研究所準備這麼充分,不光是讓接待人員記住了兩人名字,還把他們的原工作單位、技術專長也羅列清楚,接待人員又這麼禮貌,顯然事先得到了提醒,要求對來客尊重有加,陳中也很是高興。
“兩位來得正是時候,郭所長他們剛剛帶著一位市無線電六廠的高階工程師回來,參觀咱們研究所,這個時候可能還在行政樓。我這就帶兩位過去。”姑娘微笑著說道,向他們做個手勢,帶著他們向研究所內走去。
太好了!
外企就是外企,在細節上做得如此周到。陳中夫婦對這趟行程充滿了期待。
中美電子研究所應該是個新成立的單位,他們之前都沒有聽說過。看腳下的路面、圍牆、設施,全都是新的,連路兩旁的植物也都是新移栽不久,行道樹又矮又細,還是些幼苗。只有建築物建有少數樹木是整體移植過來,高大繁茂的樹枝間可以看到新冒的嫩芽。
和國內的大多數單位一樣,研究所很大,建築物不多,空地很多。所裡綠化面積超過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大片的草地、苗圃,還有一個面積不小的人工湖。在湖中心用泥土堆了一座人工小島,上面修了一個小亭,一道長廊從湖岸連線到人工島,曲曲折折。
到了行政樓,陳中夫婦更是滿意。
這是一棟兩層的小樓,四四方方,沒有經過一點修飾,儉樸實在。捨得在研究所環境建設上花功夫,卻不願對行政樓進行裝修,可見單位負責人的工作作風非常務實,很合他們的胃口。從接待人員的素質、沿途所見的佈置,以及眼前這棟樸實無華的行政樓,都證明了這是一個真正做實事的單位。
瞿潔臉上已經顯出了笑容。
行政樓里人進人處,見到那個帶路的姑娘,都和她友好地打著招呼,並向陳中夫婦投來好奇與敬重的眼神。
他們才走進行政樓,就看到從正中樓梯上下來一行人,正是郭所長和他的秘書小舒。他們陪著一個五十開外的老人,說說笑笑地走下來,似乎正準備外出。
“郭所長!這兩位是原來十三所的……”那個負責接待的姑娘迎上前,準備介紹陳中夫婦的身份。
“您好您好!陳教授、瞿大姐!歡迎歡迎!”郭逸銘大踏步走過來,朝陳中兩人伸出手,“兩位來得正好,這位是市無線電六廠的馬正裕、馬工。我正準備陪他參觀一下我們研究所,兩位不妨一路走走,也順便看看研究所的環境?”
“那太好了!”
陳中夫婦很是高興,向領他們來的姑娘表示了感謝,便隨著郭逸銘一行向外走去。
……
“這裡是我們的電子化學實驗樓。兩位都是長期從事電子研發實踐的科研工作者,自然知道化學在電子領域的重大意義。可以說,現代電子科技、尤其是半導體科技的進步,幾乎是伴隨著化工科技的進步而進步。
我們所研製的石英坩堝隔熱防腐溶液、清洗藥劑,就是現代化學在電子工業中的實際運用。
在積體電路製備中,矽晶片電路掩膜製備、光刻膠製備、腐蝕液製備、拋光等等,都離不開化學科技的支援。所以我們單獨成立了電子化學實驗室,包括分析、研究、製備等多個分室。目前實驗室主體已經建設完成,一些基本的試管、燒杯、酒精噴燈等化學裝置都已安裝到位。
但這只是初步可以投入使用,未來我們還將添置清洗消毒裝置、電熱消解儀等取樣裝置、電加熱裝置、高速離心機等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