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裝置、純化裝置等一系列專業化學裝置……”
陳中夫婦、馬正裕隨在郭逸銘身後,聽他滔滔不絕向他們介紹化學實驗樓的建設、設施、儀器,就他們所知,許多裝置已經超過了大多數普通研究機構,屬於高精度分析、製備裝置。
這個研究所果然捨得向研究投入!
他們在聽取郭逸銘顯示的雄心壯志的同時,不由自主浮現出這樣一個念頭。
……
“這裡是電子實驗樓。實驗樓分為材料製備和光電子研究兩個分室,下面又分別設定了儲存材料、運算材料、顯示材料;鐳射實驗室、數位電路實驗室等專用試驗室,開展具體的實驗研究專案。
目前實驗室裝置也還沒完全到位,只安裝了一些示波儀、ROM程式輸入燒結裝置等通用裝置,未來打算添置鐳射發射器、光電探測器、擴散爐、光刻機、紅外光譜儀等相關裝置。
這些裝置大部分打算從國內廠家訂購、部分自制,還有少量精度較高的裝置預計從國外進口。
化學、電子實驗裝置,公司的總投資初步估計將在五百萬左右,其中包括我們自購材料、自行研製改裝的經費在內。
未來公司將視經營效益,將當年利潤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投入技術研發。
就我們目前的盈利情況判斷,這筆研究經費每年不會少於二百八十萬美元,合三百三十五萬人民幣……”
“三百多萬!只是日常研究投入!”
陳中等人都震驚得驚叫起來。
他們已經聽郭逸銘介紹,研究所總建設成本也才四百多萬,現在為兩個主要研究部門購置相關儀器裝置,就打算花五百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