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3 / 4)

小說:材料為王 作者:中國長城網

,奧爾森“被逼無奈”,絲毫不考慮DEC以後靠什麼賺錢,將這個整機業務徹底拆分,分給全美、全世界所有的計算機公司一起來共同分享,IBM高層除了覺得他提前邁入老年痴呆期,大腦出了問題,並沒有多大反應。

他們對自己的技術實力,依舊是信心百倍。

DEC都扛不住了,那些企圖渾水摸魚的小公司更是不在話下。市場拆分下來,不過是讓更多的小公司擠進來,又能奈他們如何?

這就是霸主的氣派!

同樣這個訊息傳到蘋果公司,則又是另一番反應。

蘋果公司進軍個人計算機,是如同當初奧爾森一樣見縫插針,看準了一個未曾開發的新市場,佔著先發優勢意外地大撈了一筆。當IBM和DEC宣佈也要進軍這個市場的時候,他們要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但總體而言還不是特別恐懼。

他們對未來個人計算機的發展充滿信心,以為能像DEC一樣,被這兩個巨頭瓜分走一大塊市場份額後,還能有足夠的份額空間留給他們生存發展。

蘋果公司也抱著和DEC當初一樣的想法,決心透過讓出部分市場的方式,以空間換取時間。同時還吸取了奧爾森曾經犯過的錯誤,不再死抱著給他們帶來巨大成功和利潤的AppleII,公司內部早早就已經開始著手下一代蘋果產品AppleIII。

未來形成三雄並立的局面,就是他們對以後個人計算機市場所作出的判斷。

畢竟這個市場是他們開發的,對於個人使用者的需求他們比IBM和DEC更加熟悉,有把握不被徹底擠出去。

但是奧爾森一個宣言,將他們的所有如意盤算都給打了個稀巴爛!

蘋果公司不比IBM和DEC,一個成立於1911年,至今已有七十年曆史;一個誕生於1957年,歷經六十年代初的磨練,到七十年代初才真正成長為一個有資格決定計算機發展方向的計算機研發生產巨頭。蘋果公司從成立到現在,也才僅有三年,底蘊實在太淺薄!

三年時間,它還無法打造出一支高效成熟的管理團隊、整合出一支忠心耿耿的研發力量。就連生產部門,都是蘋果公司在80年賺到了1900萬利潤以後,才開始籌建。

他們唯一可以憑藉的籌碼,就是熟悉市場、船小好掉頭,可以隨時根據市場需要,快速研發使用者需要的產品。

而這,恰好是身軀龐大、體態臃腫的IBM和DEC的致命弱點。

可奧爾森一句開放技術,剎那間引來無數對個人計算機產業垂涎三尺的小公司,蜂擁而至。和這些資產僅僅幾萬、十幾萬、幾十萬美元的小公司比個頭,蘋果公司不可能比他們更小了。要說船小好掉頭,這些小船比他們更加靈活!

奧爾森一句話,蘋果公司管理層出現了巨大的經營危機。

技術、市場份額面對兩個巨頭雙雄擠壓,比市場靈活性,又面臨無數小公司虎視眈眈,周遭上下,全是敵人。喬布斯等人忽然之間,發現他們的生存環境一下子變得極其惡劣。且他們的自身優勢面對上下擠壓,被全方面的壓制削弱,再也沒有可以自豪驕傲的本錢。面對未來險惡的生存環境,他們感到壓抑得幾乎透不過氣來。

因此,對於放開技術、造成如今混亂局面的奧爾森,他們充滿了切齒痛恨!

這世道真是沒法活了!

可這又有什麼辦法,就如同IBM擠壓DEC在小型機市場上的生存空間,DEC的反擊顯得脆弱無力一樣。當兩個既有技術、又有資本、並在市場擁有巨大號召力的巨鱷行動起來,擠壓蘋果公司在個人計算機市場上的生存空間,並肆無忌憚將市場攪得一塌糊塗的時候,他們也只能強壓住滿腔怒火,化悲憤為力量,絞盡腦汁尋找新形勢下的生存之道。

市場就是這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此刻的蘋果公司,就是這條小蝦米。

……

奧爾森才不管他們怎麼想呢,漠視也好,痛恨也好,他都不在乎。因為他現在非常的得意,得意連得走路都昂首挺胸。

曾經驕傲的他,又回來了。

他從來沒想到,一條開放技術的宣言,能給DEC、給他帶來如此多的支持者。

最近兩年,DEC面臨IBM越來越強勢的擠壓,從原來獨佔小型機市場,逐漸被壓迫得不斷退縮,勉強守護著30%的基本盤。但在IBM一輪又一輪猛攻下,防線搖搖欲墜,大有被擊潰的危險。許多曾經團結在DEC周圍的中小計算機公司,在大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