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全公司總動員。他調動了每一份人力、每一個資源,與他們有良好合作的材料所、自動化研究所、上海精密儀器廠……,所有可以動員的力量,全都動員了起來,24小時輪班,換人不換機,玩命地生產裝置所需的各種零部件。
4月13日,第一套生產線日產能提升到600片,產能快速提升的代價是良品率的降低,成本的提高,可這時已顧不得許多,一切以產能為重;
5月2日,第二套裝置組裝完成,上線試執行,一批熟練的操作員立即被抽調過來,使得兩條生產線達到900片產能,成品率再次下降;
5月27日,第三條生產線裝配成功,從前兩條生產線抽調的熟練操作員,與尚未完成全部操作培訓的操作員混編上崗,成本逐漸逼近紅線;
6月11日,已經生產多套裝置,擁有了更熟練生產技術以後,他們在短短14天內,就造出了第四套裝置,並即刻進行安裝除錯……
……
郭逸銘陷入了一種瘋狂狀態,為了急速擴大產能,他顧不得什麼成本核算,錢大把大把地灑出去,只為了儘快擴建新的生產線。
成本?
這是什麼東西?市場都沒了,成本還有考慮的必要嗎?到那時,真的不用再算什麼成本了,反正生產出來也沒人買!
6月30日,最後一條生產線組裝到位,至此,他們已經擁有了五條生產線,月產能達到了近8萬片處理器!
而到這個地步,他已不能再繼續無限制擴張生產線,資金鍊支撐不起了!
他必須重新回過頭來,對技術員工進行培訓,加快他們的操作技能提升,努力提升良品率,控制成本,然後一點一點增加利潤空間,回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