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2 / 4)

小說:材料為王 作者:中國長城網

科技情報,那就別怪我們對你不客氣。

郭逸銘整個人都傻掉了。

他輾轉反側,思慮了許久的美國市場經營合法化問題,結果只需要充當美國支援抵抗力量的中間人,就這樣簡單的解決了?

他可知道美國方面的許可,實際代表了一個很長的時間段內,他都可以高枕無憂。

蘇聯解體可是一件改變歷史的大事,他作為軍事科研單位技術員,也是參加了相關學習的。蘇聯的衰落,就是從入侵阿富汗開始,然後被中美兩國聯手,暗中捅刀子,一刀一刀又一刀,慢慢地把它將血放幹。但即便如此,蘇聯也在阿富汗支撐了近十年,直到這個十年的最後一年,才黯然從阿富汗撤軍。

從現在算起,至少還有七年半的時間!

有這七年,他的根基也打牢固了,說不定到時候,他就已經可以海闊天空任鳥飛了。這樣的大好事,做夢都想不到,就這樣一下子從天而降,落到了頭上?

這運氣也太好了吧!

C!。

………【第六十五章 大爺禍害的就是你】………

所謂的瑞士奧斯汀斯精密裝置公司,當然是郭逸銘在背後策劃。

他之前在是否從現在開始就升級國內裝置製造業,尤其是精密裝置製造業的水平,始終處於猶豫不決之中。但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思考,他還是決定趕早不趕晚。

原因很簡單,電子工業的發展,離不開高精密製造業的支援。

但在這一塊,國內即便不說是一片空白,也遠遠不能給他以強力的支援,讓他實現心中的野心。

郭逸銘作為一名電子行業研究人員,對國內的半導體產業發展非常熟悉。

應該說,國內在電子裝置製造這一塊,一直還是很重視的。數十年來,國內投入重金,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漢、重慶等幾個主要的電子工業發達的地方,建設了數十家電子裝置研究、生產單位,也緊跟國際先進水平,不斷追趕。雖然大部分領域還落後於國外,但在部分領域已經接近甚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極個別專案上還領先於國際先進水平。

但在計劃經濟下沒有市場一說。

高階對高階,普通對普通。國內最好的半導體裝置製造廠家只針對科研、教育單位提供先進裝置,從來沒有大規模市場推廣的想法。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於國內各個科研、生產單位,並非獨只半導體裝置製造業才是這樣。

這些集中國內最高科技水平研發出來的先進科技產品,除了在科技大會上拿一個獎,大多數都被束之高閣,或者少批次給國內的科研教育單位生產一點,從未進入市場運作。

當改革開放以後,國內半導體企業一方面得不到國內半導體裝置製造廠家的足夠支援,另一方面也確實國產不如進口,再加上一味追高求新的心理作用,於是幾乎所有的電子廠全都是從國外引進整套生產線。這就使得國內的電子裝置製造水平始終達不到產學研良性迴圈,更得不到進一步提高的機會。

到90年代,當國外的電子企業進軍中國,每進來一個企業,他們通常都會選擇國內同行業最頂尖的企業,與之合資、合作。當合資協議一達成,他們立即取消該企業的自有研究機構,改從其本國總部研究機構獲取技術,並直接從國外引進全套生產線。如果國內合作方不同意取消研究機構,他們便以研發投入太大、成本太高為由,威脅終止合作專案,要從國內撤資。

這個時候,國內思想已經在開放中嚐到了甜頭,引進外資成為一項地方政治任務,和官員的升遷直接掛鉤。面對外資的威脅,地方政府負責人常常因為出於自身政治資本角度考慮,往往答應對方的無理要求。

不到十年時間,國內各大龍頭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大多被廢得一乾二淨。研發人員大量流失,國產半導體裝置製造業也遲遲無法發展起來。直到下個世紀頭十年,國內表面上是世界工廠,實際上都是買的國外的生產線。電子企業除了花費數十億美元的昂貴价格去購買國外生產線,仍然買不到好用的國產半導體制造裝置。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國產半導體制造裝置的市場佔有率不足3%,近乎於零。

郭逸銘的研發、生產,都大力仰仗國內支援。如果國產半導體裝置製造能力無法發展,甚至還不斷倒退,那他就是記了一肚皮高新技術,又有什麼用呢?

可美國的威脅又實實在在,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他思來想去,只有採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暗中另起爐灶搭起一個所謂的瑞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