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手裡……他們確認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派一小隊人向碉堡群靠近,被我軍一排子彈打下去後就知道碉堡還真的在中隊手裡了。
所有的這些一聯絡起來,就不難想到中人是從崖頂索降到崖底並偷襲成功了。
這時越鬼子就陷入一個兩難的境地,這救還是不救?!
救吧,他們要面對的可是一個碉堡群。
不救吧,難道眼睜睜的看著指揮部被中隊進攻?而且還佔據著這個居高臨下的碉堡群?
最終越軍還是選擇了向指揮部派出援軍。
我相信他們會做出這個選擇,因為如果不救的話,那幾乎就等於放棄整個者陰山了。
於是槍聲在沉寂了十幾分鍾後就再次響了起來,我眼裡看到的,就是越軍在黑暗中一隊隊的朝碉堡工事發起衝鋒……他們的打法就跟我想像的一樣,組織爆破組拿著集結手榴彈、包或是爆破筒在機槍等火力的掩護下,希望能夠潛行到碉堡前碉堡炸燬。
但問題是這些碉堡是越軍精心設計的,他們的位置和射孔方向都佈置得很巧妙,也就是幾個碉堡之間會形成一種互相掩護,在地上匍匐前進的越軍不是會被這個碉堡看見就是被那個碉堡看見……這對我們來說只不過就是打出一發照明彈以及幾發子彈的問題。
而且這時候刀疤所帶領的部隊也及時索降到了崖底進一步加強了我軍的防禦,可以說越軍想要在短時間內攻破我們這道防線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越鬼子有時就是這麼不服輸……這一點從某種程度上來與我軍也十分相似,儘管他們在短短的半個多小時裡已經在碉堡群前丟下了兩百多具的屍體,但他們還是一隊隊的往前衝。
後來據戰士們說,他們手都打軟了,打到後來都很想對著越鬼子大喊幾聲:“你們是攻不上來的,放棄吧!”
但戰爭,很多時候都是不受我們控制的。(未完待續。。)
。。。你正在閱讀;如有!
正文 第五十五章 者陰山(二十)
應該說越鬼子對我們的進攻也還是講究戰術的。
為了拿下我們駐守的這些碉堡群或者也可以說是增援其指揮部,越軍嘗試了好幾種方法。
比如越軍打煙霧彈。
碉堡工事的缺點就是視界過於狹窄,對碉堡外的感知能力較差或者說較為滯後,這一點跟坦克有些相似。越鬼了在這麼一打煙霧彈讓整片地區都籠罩在一片煙霧中的話,就很容易使守在碉堡內的我們成為睜眼瞎,於是越軍就可以乘著煙霧的掩護潛行到我軍碉堡前並把手榴彈或是炸藥包往射孔裡塞……
這種方法的確很好,畢竟越鬼子對這一帶的地形可以說了如指掌,所以就算是在煙霧中也能輕鬆的摸到碉堡前。
但問題就是我軍不是等閒之輩,咱們特工連也是在戰場上摸過不少碉堡的部隊,當然知道對付碉堡會有哪些方法,也當然知道該怎麼應對這些方法。
就像坦克需要步兵掩護和協同一樣,碉堡也是這樣(碉堡幾乎就可以說是一輛不會移動的坦克)。我們並不是將所有的兵力全都放在碉堡裡,這隻會是一種浪費,原因是碉堡的射孔就那麼一、兩個,投了再多的人進去也只能在裡頭乾等著。
所以我們一個班的十個人裡頂多就四、五個兵在碉堡裡,其它戰士就在碉堡周圍兩兩一組構築工事為碉堡提供掩護。
簡單的說,就是形成一個以碉堡為支撐點的防禦體系:碉堡可以為外面的步兵提供強大的火力和防禦,步兵及時為碉堡解決掉其視線死角遺漏的越軍,併為碉堡提供必要的資訊,比如哪個方向有大量的敵人靠近,哪個方向需要碉堡的火力壓制等等。
這其中還有許多狙擊手在碉堡外建立起狙擊陣地,於是越鬼子乘著煙霧彈往前摸這一招就完全不起作用了……狙擊手會根據聲音、以及照明彈打出去後照亮的一點黑影等來判斷目標。
不過有時還真是很險,因為在充斥著槍聲和炮聲的戰場上總是會有些疏漏的地方,好幾次都讓越鬼子給潛進了距離碉堡只有幾米遠的位置,好在守在碉堡內的戰士們的戰場第六感比較靈敏,感到不對勁就先敵一步往射孔外投手榴彈,更有甚者還朝射孔外打用火焰**器噴火……
要說這火焰**器這玩意優點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它一打就是打一個面,而且火焰在碉堡前還能燒上一段時間,甚至火焰的光線在煙霧彈中還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增加能見度。
不過在碉堡裡頭還真是個危險的玩意,因為它本身就需要燃料罐,這燃料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