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被敵人給引爆了那裡頭的兵就沒有幸免的道理了,而且一個不小心還很有可能把火給噴到射孔上甚至是碉堡內。
但在這個生死關頭戰士們也顧不上那麼許多了,按戰士們的話說:“如果燃料罐都到了會被越鬼子引爆的地步的話,那咱們早就沒命在了,怎麼樣都是光榮,還不如用上了。”
這話說的也沒錯,要知道那可是在碉堡裡,燃料罐要被引爆基本上也是越鬼子把手榴彈或是炸藥包塞進來了。橫豎是個死,所以考慮燃料罐被引爆的危險的確有點多餘。
另一個進攻的方法就是利用防空導彈……越軍構築的這十幾個碉堡工事十分堅固,這也許是出於確保其指揮部安全的原因,其鋼筋水泥的厚度都將近一米。這種厚度的水泥工事已經超出了火箭筒和無座力炮的破甲範圍了……這其實跟我們當初想要搗毀越軍指揮部的設想一樣,之前我們還想用反坦克坦克來打這些碉堡。
不過越鬼子現在用的卻是防空導彈,這玩意原本是用來打飛機的,其穿甲能力雖然不怎麼樣。飛機的裝甲一般都不會太厚,所以防空導彈不需要有很好的穿甲能力,但重點就在於它的速度……它的目標是打飛機嘛,速度肯定要快,否則趕不上飛機那就成了一個笑話了。就比如越鬼子用的這種蘇聯留下的薩姆七防空導彈,它的速度能達到1。5倍的音速。
不難想像,如果讓這樣一枚超音速導彈擊中的話,其速度本身就帶著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釋放開來就算不能穿透碉堡的水泥工事震也要把裡頭的人震死……這種打擊效果就有點類似加農炮。
說實話這的確給我們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原因是薩姆七防空導彈這玩意發射起來很方便,就像一個火箭筒似的抱起來瞄準後就可以發射,甚至它還有紅外追蹤功能,而且不必像我軍反坦克導彈那樣打出去之後還得用搖槓操作瞄準。
所以我第一次在照明彈裡發現越鬼子揹著這玩意出現在我的視線裡的時候,我心裡就不由緊了一下……越鬼子要是有足夠多的這種導彈,那麼我們也許就要遭受到相當大的損失了。
但讓我奇怪的是,越鬼子這些導彈卻是三番五次都沒能成功發射,反而是其射手一個接著一個的倒在我軍狙擊手槍下,唯一一個發射成功的卻還打偏了。
這時我才意識到這也許是越鬼子手裡的薩姆導彈質量有問題,而那枚打偏的導彈,則是因為薩姆七紅外追蹤效能較為弱後抗干擾能力較差,其明明是瞄準了我軍碉堡但卻被附近火焰**器打出的火焰給吸引了過去。
見此我不由在心裡暗罵了一聲……早知道越鬼子手裡的薩姆導彈都是這樣的貨色,當初就不該讓直升機撤出戰場而讓特工連置於這麼大的危險中了。
不過話說回來了,事後諸葛亮誰都會做,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撤出黑鷹戰機是必須的,要知道這薩姆七的射程可是達到三公里之遠,其1。5倍的音速及紅外追蹤方式使其在對付起直升機這種低空、低速的飛行物尤其有效。這要是讓越鬼子給擊落一架那就不僅是損失直升機的問題了,還有直升機上的飛行員、戰鬥人員等等。
在知道越軍薩姆七防空導彈質量有問題的時候我就不由鬆了一口氣,同時讓狙擊手儘可能以越軍防空導彈為目標,並讓相鄰的幾個碉堡交替著打火焰**器……其目的就不用說了,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能見度形成一種敵暗我明的態勢,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干擾越軍的防空導彈。
果然,越軍防空導彈這一招很快就徹底破產了。其射手一個個死在我軍狙擊手手裡……這對越軍來說倒算不上什麼,薩姆七導彈操作很簡單,隨便一個兵教個幾分鐘知道怎麼瞄準怎麼扣動扳機也就會了。問題是他們在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之後,打出來的幾枚導彈還無一例外的被火焰給吸引了過去。
這時我就基本確定越軍手裡的薩姆導彈應該是十幾年前蘇聯支援越南抗美時留下的裝備了。否則的話,這薩姆七不可能會有這麼高的故障率、其抗干擾效能會這麼差。
最讓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議的方法就是,越軍還真像陳依依說的那樣,會從懸崖上往下進攻。
正像我之前猜測的那樣,越軍並沒有可供索降的繩索。
所以,在我們炸斷繩索之後越軍沒有工具像我們一樣進行索降。
但這並不代表越軍就無法從懸崖上朝我們展開進攻,他們的方法就是用正面的進攻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另一面卻派出一隊越軍從懸崖上往下攀爬……有時我還是不得不佩服下越鬼子的勇氣和精神,要知道這可是在懸崖上徒手往下爬,一旦讓我們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