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部分(2 / 4)

小說:越戰的血 作者:雙曲線

然並不是我這個營長能決定的。

於是這個計劃很快就以電報的方式發到伍師長那。

事實上,這事就連伍師長也無法做決定,於是計劃一路往高層傳達,接著就有如泥牛入海沒了訊息了。

我所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沒有訊息是因為上級也無法決定是打好還是不打的好。

這個計劃一到達北京,上級就分為兩派展開激烈的討論。

一派是支援我的觀點和做法,認為印度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一方面是看準了我國內憂外患。另一方面則是嚴重低估了我軍實力而高估了印軍的實力。所以要想避免戰爭,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讓印度政府和軍方高層看清事實並對戰爭進行重新評估。

另一派則是認為這很有可能會成為戰爭的導火索,要想讓印軍政府和軍方高層看清事實。並不一定要用“打一仗”的手段,而可以透過對話或是交流來解決。

在聽到這話後我只是笑了笑,從理論上來說的確是這樣,但問題是我們面對的是印度,一個不能說全民,但絕大多數都患有自大症的國家。這樣一個國家,怎麼可能會聽你的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如果這條路可行的話,當初周恩來總理就幾次出使過印度,卻最終還是暴發了62年的戰爭。

所以,軍事實力這東西不是說說就可以的,尤其是現在的我們比起印度來還沒什麼東西可以展現,那就只能切切實實的打一仗才能知道了。

而就在上級還沒有答覆的時候,印度方面就有了反應。

就在“踩雷”事件後的幾天,我們就得到了情報,印度緊急調動一支部隊轉向我們所在的位置,其兵力多得連我都感到吃驚……印軍竟然出動了一個旅,一個裝備精良的山地旅!(未完待續)

正文 第二十八章 優勢

ps:因為接到警告,有些敏感情節不能寫,所以情節不得不有個小跳躍,抱歉!

半個月後,印度總理就在一次群眾集會上說:“有關中印邊境局勢的錯誤報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國蓄意傳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兩國之間製造誤解和緊張。”

這話裡頭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之前的緊張局勢其實是不存在的,中印還是友好國家。

聽到這話後我就鬆了一口氣,這至少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印度方面終於意識到他們存在嚴重的誤判,中**隊並不是像他們想像的那樣不堪一擊,而印度軍隊也不像他們在報告裡看到的那樣可以戰無不勝,就算他們裝備了許多先進的武器也一樣。

事實上,真要打起來的話,還是有可能會出現像62年一樣一面倒的局面。其原因很簡單,戰爭是由人和裝備兩個因素決定的,印度當年被我軍輕輕鬆鬆的擊潰,那就說明他們的失敗不僅只是因為那點裝備上的差距,更是“人”的原因。

不過話說回來了,中印關係之所以會這麼急轉直下由緊張而迅速轉緩,不只是我們展現了實力的原因,還有國際上的壓力。

國際上是誰的壓力那就不需要多說了,現在是美蘇稱霸的時代,國際上基本就是美蘇兩個陣營。

美國當然不會希望我們與印度間發生戰爭,要知道這時的中國與美國還是盟友,咱們現在還在專心治致的面對蘇聯的威脅,它也不想這半路殺出這麼個程咬金出來。

至於蘇聯吧,雖然他有挑起中印爭端的禍心……給中國多製造一點麻煩,就意味著他可以少承受一點壓力。但問題就是印度這時是偏向蘇聯一方的,其武器裝備大多都來自蘇聯。中印一旦打起來,那不用說了,蘇聯肯定又要出錢出裝備。

這時的蘇聯在財政上可以說也是陷入一個泥潭了。雖說蘇聯這時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強國,但越南那邊的戰爭折騰一下。阿富汗又折騰下,再在如果再加上一個印度……那隻怕很快就會把它拖垮了。

所以,蘇聯只是希望印度在邊境上對中國造成一些壓力和騷擾,並不希望兩國真的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既然印度這方面的問題解決了,那麼我們也就沒有再留在這青藏高原的必要了,於是張司令一道命令就將我們調回了北京基地。

這一回我們要比以往輕鬆得多,因為是搭乘著直升機直接回到基地,而不需要像以往一樣又是汽車又是飛機的變來換去。

而鄭良強就更是直接。他知道我每次回基地頭一件事就是要去司令部見張司令,於是乾脆就把直升機給降落在了司令部附近的一片空地上。

當然,直升機也是不可能直接降落到司令部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