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開玩笑,那裡可是司令部,雖說這些直升機都是我們自己人,但在這其中還不知道要經過多少道手續和審查,與其這樣我還不如多走幾步路。
“來來,坐!”我一走進司令部張司令就客氣的招呼我坐下,然後笑著點頭道:“沒想到這個問題還是這麼解決的,你小子膽子還真大。這要是一個弄不好……真爆發戰爭的話,我們可是要同時受到三面威脅了。”
我只是笑了笑,其實我敢這麼做的原因。有相當一部份是因為我知道歷史上的這次衝突並沒有擴大,最終中印雙方還是走向了各解。
“怎麼樣?”接著張司令就問:“在青藏高原上呆了幾個月了,過得還習慣吧!”
聞言我不由一陣苦笑:“司令,有誰能從平原到高原還能習慣得了的?”
“說的也是!”張司令不由呵呵笑了起來。
原本只是句客套話,但卻與事實恰好相反。
“這樣。”張司令接著就開門見山的問道:“說說你的想法吧,談談我們在高原上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想這也是張司令派我去青藏高原執行任務的原因之一……哪有困難哪裡需要改革就讓我去考察一番嘛,考察過後我總是能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
只是張司令所不知道的是,我提的這些意見其實跟我的“考察”沒有多大的關係,那隻不過是我多擁有了一些現代的資訊而已。
當然。這些話是不能對張司令說的,想了想。我就回答道:“首先,當然就是運輸補給線的問題。其實在這方面我們有很大的優勢。只是我們一直沒有加以利用。”
“哦!”張司令饒有興趣的問道:“說說有哪些優勢!”
“最大的優勢就是青藏高原距印度首都只有幾百公里。”我說:“而且青藏高原還是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天生就有一種居高臨下威脅其首都的優勢。”
“這點我們也考慮過了。”張司令點了點頭。
“其次,就是我發現印度方面並不敢放心的建築他們的補給線。”我說。
“這話怎麼說?”張司令顯然對這一點並不知情。
其實這也不怪他,要知道這時的我國還是處於改革開放的初期,在此之前對於國外的資訊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特別是青藏高原又可以說是一片與世隔絕的地方,所以對印度方面的瞭解自然也就不多了。
“是這樣的。”我說:“我發現這麼多年來,印度其實有很多機會完善他們對邊境一帶的補給線,尤其是在62年那一仗後,他們應該也察覺到運輸補給對高原作戰有多重要,但是現在還是隻有兩條公路。二十年過去了,還是隻有兩條公路,而且還年久失修,這就讓人有些費解了。”
“嗯。”張司令不由點了點頭。
中國方面是因為十年及經濟不足以支撐的原因,而印度在這段時期可以說是又錢又有機會,直到現在才只有兩條公路的確讓人有些想不通。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印度政府貪腐過於嚴重,嚴重到都有些讓人不敢相信的地步。
比如我在現代就曾經看過一個印度節目,裡面描述印度的貪腐是這樣的:國家拔款建三個水壩,但最後實際上只建起了一個水壩。貪官們是怎麼騙過驗收人員的眼睛呢?很簡單,從三條不同的路,由不同方向帶著驗收人員去看這同一個水壩,於是這就是他們建起的三個水壩了。
所以,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印度政府有可能不知道他們通往中印邊境的公路只有兩條。
不過這只是原因之一。
“這就是我說優勢了。”我說:“從62年我們打贏了那場仗後,印度軍人中就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中**隊最後之所以沒能擴大戰果,那是因為這段路太難走了,中**隊無法將補給運往前線。”
這其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當年我軍在打贏了之後突然撤軍,主要當然是因為政治上的原因,其次就是補給困難。
“在這種思想下。”我接著說道:“印度軍方就會有這樣一個顧慮,如果把公路修到了中印邊境上,會不會反而成為中**人進攻的工具了。”
“哦!”我這麼一說張司令就明白了:“他們這是擔心我軍會利用這些交通線對他們進行打擊。”
“沒錯。”我說:“所以他們寧願使用直升機來補充後勤補給的壓力,也不願意修路。”
其實這也不能怪張司令想不到,因為中印兩國同是大國,青藏高原橫亙於中印邊境上,所以印度需要擔心的問題,我們應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