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源動力 作者:孤獨半圓

其他天文學家呼籲,希望共同組織起來尋找這顆“丟失”了的行星。一些熱心的天文學家便開始搜尋“丟失”的行星,好幾年過去了,毫無結果。正當大家有點灰心準備放棄這種漫無邊際的搜尋工作時,1781年英國天文學家赫歇耳地無意中發現了太陽系的第七大行星——天王星,令人驚訝的是,天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9。2天文單位,和提丟斯-波得定則算出的結果(192+4)/10=19。6竟然符合得好級了。這一下子,定則的地位陡然高漲,幾乎所有的人對它都篤信無疑,而且完全相信在“2。8”空缺位置上,一定存在一顆大行星,只是方法不得當,所以才一直沒有找到。…;

小行星帶可是很快十多年又過去了,這顆“丟失”的大行星依然杳無音信。直到1801年初,一個驚人的訊息從義大利西西里島傳出,那裡的一處偏僻天文臺的臺長皮亞齊在一次常規觀測時發現了一顆新天體,經計算它的距離是2。77天文單位,與“2。8”極為近似。新天體因此被認為就是那顆好多人在拚命尋找而一直沒有找到的大行星,並被命名為“穀神星”。接著穀神星的直徑被測定出來,是700多公里,這可把大家弄糊塗了,怎麼不是大個子行星而是小個子行星呢?但令人震驚的事情還在後頭,第二年即1802年3月德國醫生奧伯斯又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發現了一顆行星——智神星,除了略小之外,智神星與穀神星相差不多,距離基本一致,接著又發現了第三顆——婚神星和第四顆——灶神星。到最後前前後後發現的小行星總數竟達50萬顆之多,它們都集中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一個特定區域內,即所謂的“小行星帶”,其中心位置正好符合提丟斯——波得定則給出的資料。

觀測發現

1801年,西西里和皮亞齊(G。Plazzi)在例行的天文觀測中偶然發現在2。77AU處有個小天體,即把它命名為穀神星(Ceres)。

1802年,天文學家奧伯斯(H。Olbere)在同一區域內又發現另一小行星,隨後命名為智神星(Pallas)。威廉·赫歇爾就建議這些天體是一顆行星被毀壞後的殘餘物。到了1807年,在相同的區域內又增加了第三顆婚神星和第四顆灶神星。由於這些天體的外觀類似恆星,威廉·赫歇爾就採用希臘文中的語根aster-(似星的)命名為asteroid,中文則譯為小行星。

拿破崙戰爭結束了小行星帶發現的第一個階段,一直到1845年才發現第五顆小行星義神星。緊接著,新小行星發現的速度急速增加,到了1868年中發現的小行星已經有100顆,而在1891年馬克斯·沃夫引進了天文攝影,更加速了小行星的發現。1923年,小行星的數量是1;000顆,1951年到達10;000顆,1982年更高達100;000顆。現代的小行星巡天系統使用自動化裝置使小行星的數量持續增加。

計算證實

在小行星帶發現後,必須要計算它們的軌道元素。1866年,丹尼爾·柯克伍德宣佈由太陽算起,在某些距離上是沒有小行星存在的空白區域,而在這些區域上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週期與木星的公轉週期有簡單的整數比。柯克伍德認為是木星的攝動導致小行星從這些軌道上被移除。在1918年,日本天文學家平山清次注意到小行星帶上一些小行星的軌道有相似的引數,並由此形成了小行星族。到了1970年代,觀察小行星的顏色發展出了分類的系統,三種最常見的型別是C-型(碳質)、S-型(矽酸鹽)和M-型(金屬)。2006年,天文學家宣佈在小行星帶內發現了彗星的族群,而且推測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中水的來源。編輯本段起源演化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因吸積過程的碰撞普遍,造成小顆粒逐漸聚集形成更大的叢集,一旦聚集到足夠的質量(即所謂的微星),便能用重力吸引周圍的物質。這些星子就能穩定地累積質量成為岩石行星或巨大的氣體行星。小行星帶的形成之謎不知道何時才能破解。不過,越來越多的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記載著太陽系行星形成初期的資訊。因此,小行星的起源是研究太陽系起源問題中重要的和不可分割的一環。…;

主流觀點及解釋

關於形成的原因,比較普遍的觀點是在太陽系形成初期,由於某種原因,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這個空擋地帶未能積聚形成一顆大行星,結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

目前被認同的行星形成理論是太陽星雲假說,認為星雲中構成太陽和行星的材料,塵埃和氣體,因為重力陷縮而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