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2 / 4)

亞非拉等第三世界的原材料價格不斷下降,而成品價格不斷增加,可是等到中國崛起的時候,。|||這個價格機制就完全失效了,原材料價格猛漲。單就張巖所知的就有好多例子。鐵礦石漲了三倍,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張巖思考了十年之後終於得出了結論。

那就是沒有集團作戰,沒有資本的優勢,就沒有定價的權利!

市場價格從來都是由供給和需求雙方因素決定的。中國作為全球大豆第一大進口國和需求國,完全有資格主導大豆價格,左右市場價格;目前之所以被動接受由美國單方面主導的國際價格,原因在於中國沒有一個集團機制,所以在按照市場遊戲規則出牌地時候,汪汪凌亂不堪,一手好牌卻有千百萬人出,自然是破綻百出。

事實上,需求牌”、“資料牌”打得好的話完全可以成為影響國際市場市場價格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如美國cbot地大豆價格、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的石油價格,lme(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銅價格。

這些全球定價中心的每一種商品價格的未來走勢,都是一種軟xìng的指導價格,而中國缺乏這種市場定價,被動的接受這些為市場價格的欺騙。最明顯地例子就是,美國cbot地大豆價格從來都是為美國大豆服務的,當美國大豆大量上市地時候,總會有漲價的訊息傳出,於是美國大豆就可以賣到很高的價格,而美國大豆賣完之後,馬上就會傳出不利於漲價的因素,於是大豆價格下跌。

“但現在的格局是,中國沒有自己的正式釋出渠道,而是由其他國家或機構統計釋出的。結果,中國資料牌成了其他國家和投機者打擊中國的武器,而且沒有一個為中國豆農服務的市場定價機構,對於中國豆農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國內部門之間、企業之間,為了蠅頭小利而互相封鎖訊息;而美國則大方的免費向全球提供一切資料。結果可想而知,不僅中國企業、甚至是全球市場都被美國人牽著鼻子走,這裡面的奧妙值得深思。

“我的意見就是建立聯合企業,或者大豆聯盟,統一定價機制,防止收到美國的干擾。”

“恩,可這個沒有這麼快啊,我們現在缺少的就是時間,國家已經下文,讓我們馬上去cbot採購大豆了!”江萬里一著急把底牌說了出來。

“去就去唄,沒啥大不了的,咱們國家現在期貨業搞了很久了,不會吃什麼虧的。”張巖並不在意,買多買少那就是個事,就是個術,並不影響大局,可是制定價格機制就不同了,那是個道,重要程度完全不同的說。

“張巖,我跟你說,國家已經把咱們要去的訊息發出去了,而且買多少,在哪裡買,什麼時候交貨都說了,我們這就跟待宰的肥羊一樣,眼睜睜的往老美嘴裡送呢!”江萬里氣憤地說道,守在方向盤上一敲,車子頓時歪了一下,停在了道邊。

這下張巖吃驚了,見過實在的,沒見過這麼實在的,買東西先報數,而且還說明什麼時候買,老美最喜歡這樣的主顧了。在張巖印象中,2004年的大豆危機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的產物。

2003年8月,美國農業部以天氣影響為由,對大豆月度供需報告作出重大調整,將大豆庫存資料調整到20多年來的低點。於是,cbot大豆價格從2003年8月時的最低點約540美分,一路上漲到2004年4月初的約1060美分,創下近30年來新高。這種漲幅相當於中國境內價格從每噸2300元人民幣漲至4400元。

中國壓榨企業在恐慌心理支配下,紛紛加大采購力度。2004年初,在美國“搶購”了800多萬噸大豆,摺合平均價格在人民幣4300元/噸的高價。但隨後,2004年4月開始,國際大豆價格快速回落,跌幅近50%。國內大豆加工由原先的贏利變為全行業虧損。

面對如此價差,國內部分加工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無奈採取了違約行為,放棄原先在高價位簽訂的採購合同和定金。即所謂的“洗船”事件。

對此,美方採取的措施包括:一些大的國際大豆供應商起訴中國進口商毀約,索賠金額估計高達60億元左右;國際糧商聯合抵制中國民營企業,除一部分他們參股的中國企業外,對其他中國進口商不再報價;這些供應商聯合修改對中國的大豆出口合同文字,修改後的合同條款對中國進口商更為不利。

可以預見,如果這次大張旗鼓的去採購,那麼結果不會比2004年那次號多少,也許中國壓榨業將會提前四年被美國人佔據,這是張巖所無法接受的,想了一會,張巖說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