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2 / 4)

小說:海闊天高 作者:花旗

也不能無故殺人,而且謝一鳴那份摺子已經引起幾位內閣輔臣的注意,呂熠只得派個欽差去松江“調查”,把王長貴調回京城來,又給莫鍾書製造子虛烏有的功勞賞個爵位讓別人動不了他。

呂熠以為莫鍾書不懂政治才會不滿他對於謝一鳴的處理,所以負氣帶著孩子出洋去。

其實莫鍾書完全理解他的苦衷。一個想做千古明君的皇帝,並不能為所欲為。不然呂熠就不需要依靠玻璃工場的盈利來生活,皇帝要花錢直接向國庫伸手就行了。再說,他和謝一鳴之間並沒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他很高興看到謝一鳴碰壁受挫。但沒到要人家死無全屍的地步。

莫鍾書這回出海,只單純地想要讓家人開心一下。當他對他們說出要帶他們出海的決定後,不但兩個孩子歡呼雀躍,就連老太太和潘慧言都有幾分興奮,這兩個女人都不是毫無見識的後院女流,明知謝一鳴玩不出多大的花樣,根本就不擔心一家大小的安危,但她們早就盼著有機會去見識外面的世界,一聽說要出海,就忙不迭地開始收拾行李。

欽差傳旨。壓住了謝一鳴,但改變不了這一家人的出行計劃。莫鍾書一到,船就離開了碼頭。

李長義今天下午才讓人把船上的貨物卸光,這會兒是專程為他們一家開的船。倒是方便了兩個孩子,在船上你追我趕東奔西跑。莫雲逍還好。在家時就不怎麼受拘束,愛怎麼玩都可以。莫雲遙平日卻是天天要背《論語》的,這時候簡直就是一匹脫韁了的野馬。

潘慧言這是第一次上海船,看見什麼都覺得新鮮,拘謹地站在船尾,好奇地打量著四周。許多跑海的人都說女人上船是不吉利的,尤其是不許到船頭去。潘慧言不信這個邪,但她也不敢隨意走動,生怕有個意外會被責怪。就連老太太也只小心翼翼站在她的房間門口向外張望。

莫鍾書覺得好笑,一手一個地把她們拖到船頭,道:“風平浪靜的時候,船頭的位置才是最舒服的。視野也開闊。”他把老太太扶到甲板上的椅子裡,又把妻子也按下去,“你怕什麼?李記船隊的每一條船都習慣了他們東家太太的晦氣,不會再對莫太太的晦氣有什麼反應了。”

話音剛落,潘慧言就聽到後面傳來一陣清脆悅耳的笑聲。“這是在笑話我還是笑話弟妹啊?”

莫鍾書也笑著答:“大嫂來得正好,我就把祖母和媳婦都託給大嫂照顧了。”

“去吧,你大哥已經叫人準備好酒菜了,正在找你呢。”

李長義的妻子喬氏是個奇人,經常跟著丈夫乘船出海,不管別人說什麼,她總是堅持與丈夫同出共進。許多人提起她都帶著貶斥之意,莫鍾書卻對她特立獨行的品性很是推崇,甚至因此懷疑她是否也和自己一般是個“怪胎”,因為這樣的女子在這個時代太過稀有罕見,不過接觸多幾次之後就發覺她很正常,只不過是比常人更有主見並敢於堅持而已。但這個發現讓他更加欣賞這位大嫂,只有這樣的女子才能幫助李長義統領好烏託島。

喬氏是個很熱情的主人,對第一次出海的老太太和潘慧言照顧極其周到,漫長的航程就在三個女人說說笑笑間過去了。

三個月後,他們就到了烏託島。

這時候的烏託島已經不是幾年前的岩石島了,到處都是鮮花綠草。每次出船,不管是去大食還是中國,李長義都讓人順便運了許多泥土回來,除了道路和房屋,其餘地方基本上都鋪上了一層土壤,上面種些容易養活的植物。有些地方不易覆蓋土層,他就叫人天天去澆上幾次清水,養出厚厚一層青苔來。過往的船隻從旁邊駛過,只見這小島上一片綠色生機盎然,幾乎沒有人能將它和那個寸草不生的亂石堆聯絡起來。

莫鍾書已經有兩年多沒到過烏託島,儘管這運土綠化的主意還是他提出來的,可這舊貌新顏之間的差距太大了,他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太太也愛極了這個地方,住了幾天就對前來探望的喬氏建議,烏託島上少有大樹,陽光太猛烈,不如搭些棚架,種些爬藤類植物,一來遮蔭,二來造景。喬氏記在心裡,第二天就叫人操辦起來。

李長義的兒子李躍龍和莫雲遙年紀差不多,天天拉著莫家姐弟去海邊。三人比賽揀貝殼,瞧誰揀得又多又美,誰輸誰贏沒人知道,海灘上倒是天天笑聲不絕。後來李躍龍又拉著兩個小朋友下海游泳。發現這兩姐弟只勉強會劃幾下水,他便自告奮勇地當起了游泳教練,傾囊相授。

直到一個多月後,莫記船隊的一條船經過烏託島回國,一家人這才依依不捨地離開。船走出老遠,潘慧言還在目不轉睛地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