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著暮色中的烏託島。
莫鍾書安慰她道:“你要是喜歡,我給你另外找個小島,隨便你怎麼拾掇,讓你也過一把當島主的癮。”這個世界的人口不多,大海中的小島。尤其是土地貧瘠的孤島,多數都是無主的,想要做個島主真的不難。
潘慧言忙道:“千萬不要,我受不了。偶然到這種地方來做客,自是快活似神仙。可是這些天我冷眼瞧著。李大哥李大嫂整天都忙得腳不沾地,我就慶幸你沒想要做那島主。我家當家的太懶,連船隊的財務都不耐煩管理,全都扔給了我。要是他做了島主,肯定要拘著我垂簾聽政,太辛苦了。”潘慧言說著就皺起了臉,搖頭擺手。生怕表態晚一步她丈夫就要塞個小島過來。
莫鍾書就摟著妻子哈哈大笑起來。潘慧言的脾氣絕對算不上溫柔,這幾年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夫妻倆更是沒少吵嘴,每次都要莫鍾書讓一大步她才讓一小步。但她有一點好處,從不勉強她的丈夫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這讓莫鍾書覺得自己很幸運,他不敢想象,假如娶了一個不顧丈夫意願迫著他上進求名求利的所謂賢惠的女人。這一輩子將是如何悲慘。
走到福建的時候,莫鍾書讓停船幾天,帶著家人上岸遊玩。
老太太七十好幾的高齡,莫鍾書都怕累著她,為了照顧她。一路走走停停,老太太卻玩得比兩個曾孫還要起勁。這老太太年輕時有才有貌有魄力,卻被關在深宅大院裡一輩子,除了出嫁到澄州和後來跟著莫鍾書搬遷到江南,這還是她第一次出門旅行,因此一路上興致勃勃,就連最初的暈船也被她當成一次有趣的經歷,準備回到松江就向別家的老太太們炫耀。
莫鍾書還順道去看了看玻璃工場,詢問了關於生產銷售的幾個常規問題。他晾著呂熠這些天也夠了,該做個姿態給他看了。
當他們回到松江的時候,已經又是一番新局面了。
原來的莫府,雖然不能說是門前冷落鞍馬稀,但到底不是豪門大族,莫鍾書又不喜熱鬧,來往的人家不多,有客來也是見潘慧言或老太太的。但現在上門求見他的賓客卻是一撥接著一撥。莫鍾書不耐煩,就叫管家對人說,他不堪旅途勞頓,病倒了,不能見客。不料這般一說之後,前來探病問安的人更多了。
只怪呂熠的聖旨上語焉不詳,道他屢立奇功,卻又不具體明說,讓眾多擅長於揣摩上意的官紳們琢磨了大半年。
春秋時期范蠡輔佐越王勾踐興越滅吳,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自號陶朱公。現在建興帝封莫鍾書為“陶朱候”,是不是說莫鍾書也有范蠡那樣的功勞?難道他立下的是“從龍之功”?大家越想就越覺得像那麼回事,越商量就越肯定這就是事實。
想當年莫鍾書小小年紀就高中一省解元是何等風光,卻忽然就放棄科舉前途要出海去,這個中緣由曾讓多少人百思不得其解,現在想來卻又完全可以理解了,因為他早就搭上了福王這條線!
難怪他平日對人總是愛答不理的,連給知府送禮都只是派個管事去,自己連面都不露一個。過去大家認為這個人太傲慢狂妄,現在才知道人家傲慢狂妄得有理由。
於是大家就開始竭力回想,自己過去有沒有得罪過這樣一位簡在帝心的人物。沒有的就心中竊喜,而那些曾經與之有過不愉快的就戰戰兢兢。不管如何,一聽到莫鍾書回到松江的訊息,這些人就迫不及待地上門來增進友誼或者修復關係了。
正文 第111章
轉眼又過去了兩個月,莫鍾書給工場想了幾個辦法,但生產出來的玻璃器皿質量並無改善,帽口去除後總會留個明顯的痕跡,這樣的東西是賣不出好價的。(。pnxs。 ;平南文學網)眼看著年底到了,馮永青的撲克臉越來越難看,今年玻璃工場的盈利比往年減少已成定局。
莫鍾書能想象出皇宮裡的呂熠是如何的不高興,不過呂熠越不高興,他就越開心,因為那意味著他手中的資料更加珍貴。多虧他當初就留了一手。要不是因為之前他建議生產玻璃器皿而工場的生產工藝卻不能完善,謝一鳴想要噁心他的時候,呂熠也不一定就會幫他。
當年在大食參觀玻璃工場時,莫鍾書特意帶上了王三和張七兩位神偷,他們拿出了行動之前踩點的本事,王三甚至連有幾個工匠站在哪個位置都給畫了下來,他們記錄下來的加工步驟和設施是絕對完善毫無紕漏的。但交貨之前,莫鍾書故意瞞下了其中兩個關鍵,呂熠等人那時根本就不懂得玻璃製造所以並不知道。莫鍾書的目的很明確,等到將來有需要了他再拿出來,等於多送了一次人情,彰顯了自己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