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完成恢復中原的事業,但祖逖那中流擊楫的英雄氣概,一直被後代的人所傳誦。
………【第二十四節 王羲之寫字換鵝】………
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出生在“王馬共天下”的東晉時期,那時候,王氏是高階計程車族。王導、王敦家族的子弟,都當上了大小的官員,因為王羲之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也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後來又在會稽郡做官。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他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就達到很高的水平。
許多藝術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的愛種花,有的愛養鳥。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他喜歡鵝,據說,這與他鑽研書法有關,他以為執筆時食指應如鵝頭那樣昂揚微曲,運筆時則像鵝掌撥水,方能使精神貫注於筆端。因此不管哪裡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
有一個道士,一直想請王羲之寫一本《道德經》,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輕易替人抄寫經書的。聽說王羲之最喜歡白鵝,喜歡白鵝高潔的性格、昂首的姿勢、洪亮的叫聲,就特地養了一群白鵝。
一天,王羲之路過道士家,只見門前清清的池水上,遊著一群白鵝,張開了翅膀,拍打著水花,高昂著頭,大聲叫著,朝前游去。王羲之被這景像迷住了,久久不願離去。他要求道士把這群鵝賣給他。首士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