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部分(2 / 4)

小說:拔山 作者:垃圾王

三代符篆,以及四代符篆,羅拔還是將精力放到了鑽研五代符篆上。

這兩本典籍中,出現的五代符篆皆比靈仰系更為高等,亦是難上不少,不過以羅拔的領悟力,參悟起來倒是沒有問題,而且這裡面的符篆比如今的更為完整。

符陣完全依託於符篆體系的結構,因而裡面出現了許多有別於現今的符陣構造。如今盛行的是源系符,加上真解符,組成一個環形疊加的一元符陣,接著由幾個一元符陣組成三才,四象,乃是九宮,十方的複合符陣,以此來增加威力。而來自於黑玉的符陣構造中,竟還有螺旋型這等奇特的符陣構造。

移動閱讀請訪問:。 …精選

第625章 玄黃丹〔一〕

除了材料學,符篆與符陣學,剩下來的紋靈學,以及造型美學,倒是沒太大差別,充其量不過是當時修士的審美觀與如今大相徑庭而已,不算是什麼重要的差別。

在整體的煉器學方面,《煉器真解》側重於一些通用法寶的介紹,研究各種型別法寶煉製材料以及手法的演變,而千機流的傳承中,通用法寶不少,更多的是對於古寶的仿製,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要數那傀儡之術。

在這枚青色玉簡中,傀儡之術單獨佔了大半的篇幅,不僅包含了來自於那塊殘破黑玉的傀儡之術,還有很多是千機教主蒐集的傀儡煉製之術。

經過細心編撰之後,由一篇總綱開始,介紹傀儡一道的歷史,細數各種在歷史上出現過的傀儡流派,煉製方式,然後由入門開始,一直往後,越來越難,最後便是來自於那塊黑玉的傀儡之術。

傀儡一道,可以追溯到最為古老的年代,是從凡俗的傀儡發展出來的。

凡俗之中,有能工巧匠者,擅於製作傀儡,一開始是最簡單的傀儡形式,被稱為原始的提線傀儡,接著,經過發展,出現了具有精巧結構,能夠自如行動,外形與人極為相似的傀儡。

據說,還出現過巧奪天工,與人無異的傀儡。

不過,這些都是凡俗中的傀儡之術,與煉器學的傀儡之術大不相同。

傳說中,修真界最先開始製作傀儡,並一舉開創傀儡學的鼻祖,乃是一個名為偃師的人,他在踏入修真界之前,便是一個出名的巧匠,擅於製作傀儡。

在成為修士之後,他開始潛心研究如何將煉器之術應用到傀儡上,以此來製作出能夠對抗修士的傀儡來。

他那卓越的天分,以及不懈的努力,使他成功開創出了傀儡一道,並且傳下了偃師一脈,成為最古老的傀儡師流派。

在漫長歲月中,經過無數天賦卓絕的煉器師的努力,傀儡一道方才發揚光大,最終成為煉器學中最為高深的一門學問,流傳於世。

據說一開始的傀儡,還是採用了提線式的操作方式,這乃是因為當時擺在眾多煉器師面前,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便是動力問題。

因為有了凡俗中傀儡製作的經驗,傀儡的構造並不是大問題,符陣與材料的問題,也被初步解決,而最大的問題,還是最根本的動力問題。

那時候傀儡學剛起步,一切還在摸索的階段,無法很好地解決動力與符陣融合的問題。

後來,隨著傀儡學發展,符陣與材料都完善了起來,傀儡變得如法寶一樣,可以由修士提供靈力,就像是操縱法寶一樣來進行戰鬥。

再接著,源動力技術開始出現,給煉器一道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並且導致了戰爭法寶的出現,而這一技術,也被應用到了傀儡之上。

從此,傀儡一道如虎添翼,開始展現出傀儡真正的威力來,而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傀儡才真正流行開來,成為眾多修士青睞的一種手段。

畢竟沒有源動力支援的傀儡,需要消耗修士本身的靈力,而修士的靈力是有限的,這樣一來,傀儡就顯得有些多餘,還比不上法寶更為實用。

但有了源動力支援,傀儡消耗的是源晶的力量,這樣在一場戰鬥中,有一尊傀儡,便增添了極為重要的一股戰力,而這也是傀儡最大的優勢所在。

傀儡一道發展至今,產生了種種流派,以及形形色色的煉製方法。

從材料上來分,有三種,一種為木傀儡,乃是最為古老,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傀儡,就像羅拔手中的那隻青鳥傀儡,便是用一種靈木所制。

接著,是金鐵傀儡,使用各種金屬靈材,就像是那三隻豹形的傀儡。

相比木傀儡,金鐵傀儡更為堅硬,但相應的,也帶來了高昂的成本,畢竟同階靈材中,按單體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