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裡書,仿若整件事情與自己無關一般。
很快,時間便定格到了下午。
豔陽高照,秋風和煦,偌大的文學院大廣場上,三個年級上千名學子都齊聚在此。不僅僅是學子,文學院的所有老師也都是佇立在其中,文鬥這種事非同小可,影響很大,是以備受院方的關注,每一次的文鬥院方都是高度重視,而且傾囊派出院中威望深重的幾位學究、大儒坐鎮,充當裁決,以示公正。
此時此刻,就有五位德高望重、通古博今的老先生嚴正坐在廣場上方的主席臺上,一身正氣如虹,讓人心生仰慕。
而在主席臺下方左右的兩張文臺前,林君逸和方寒一左一右坐與兩側,等候文斗的開始。四周喧鬧的人群也是漸漸安靜了下來。
“皓月書院自創院以來,便有明文規定,文學院學子若有化解不開的矛盾,可以進行文鬥。”站在主席臺上,文學院院長郭濟負手凜然道了一聲,旋即向下方林君逸和方寒道:“文鬥中,敗者一方自動退學。方寒,林君逸,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兩人幾乎同時點頭。圍在廣場之上的學子們同時屏住了呼吸。
“好,此次文斗的題目是‘談儒論道’。”郭濟點頭道:“世有百家,但論影響力來說,唯有儒家、道家、釋家三家影響力最深遠,涉及最廣,今日你們便談談儒家和道家孰優孰劣。方寒,由你先來。”
“唰”的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方寒。
方寒淡定自若的站起身,微微一笑,朝著上方的郭濟以及五名大儒施了一禮之後,說道:“以學生來,自然儒家為優。”
聽到這話,沒有一個人感覺意外,學習儒道之人,自然心中更偏向自己所學。
主席臺上的五名大儒互相對視一眼,均是微笑著點了點頭。
“嗯。”郭濟點頭道:“請闡述你的觀點。”
方寒自得一笑,侃侃道:“儒家發源於百萬年前,歷史悠久。百萬年間歷史更迭,但儒家文化始終鼎盛於世,為各朝各代帝王所尊崇。於人性,於治國,於安民,於修身齊家,儒家文化無所不容,兼濟天下。”
“儒家以‘仁義’為宗旨,講究入世之道,正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儒家以救世安民為己任,富於理想,諄諄教人。”方寒繼續道:“內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儒家之道,以天下為己任,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亦不與濁俗同流合汙,儒家思想高潔清傲,當是我輩窮一生精力研習之聖道。”
他話音剛落,整個場上沒有發出一絲聲音,所有人都在想著他說的話,短短几句後,卻也是頗為精準的闡述了儒道的優勝之處,這個方寒果然如傳聞那般,有過人的文學天賦。
臺上端坐的五名大儒皆是滿意的笑了笑。
其中一人朝著季先生季中荀道:“季兄果然眼光獨到,此子頗有天賦,好好培養一番,將來成就定然不凡。”
季中荀如今已經八十高齡,一張臉上佈滿的歲月的刻痕,他了臺下的方寒,也是頗為自得道:“寒兒天賦不錯,只要他肯努力,將來說不得我也要豁出這張老臉,為他在翰林院謀個一官半職。”
其餘幾人皆是點了點頭,要做學問翰林院和文淵閣無疑是個很好的去去。翰林院的官員雖然品階不高,但這裡可是一處勝地,在三公和三孤的支援下,地位超然。
短短的一番議論之後,郭濟不由將視線向了林君逸,出聲道:“林君逸,儒家與道家,你更傾向於哪一家?”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長生之道
“儒家與道家都有其可取之處,若要讓學生在其中抉擇一個……”林君逸站起身,朗聲說道:“學生會選擇道家!”
“嘶!”聽到此言,場上陷入短暫的安靜之後,立即傳來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與此同時,整個場上豁然喧鬧了起來,這個傢伙還真敢說,在郭院長以及幾名大儒面前,竟然敢說這樣的話,這不是明擺著說儒家不如道家嗎,無疑是公然打幾個大儒的臉,這個傢伙不是膽大包天就是神經病。
一旁的方寒發出一聲冷笑。
“哼!”郭濟也是微微有些不悅,林君逸這個人他自然是認識的,這一界的新生探花,當初他進入葉家成為書童,還是自己出的題目,原本對
此子還頗有好感,此次得知他要與方寒文鬥,心中略覺得有些惋惜,沒想到孺子竟如此不可教!
“你說說,為什麼會偏向道家,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