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而不是去車間。。。
最終的結果就是,十幾年之後,華國是滿世界的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而另外一邊,迴歸了本來價值的工人崗位,卻很難找到人手。
尤其是一些對技術級別要求非常高的崗位,比如八級鉗工,隨便到南方那個企業去混混,每個月要是沒有一兩萬的薪資,你根本就找不到人。
有時候,就算你出在搞的薪資,也同樣找不到人,因為這樣的人,滿世界都稀缺。
而李逸帆走製造業的這條路,他可不打算重蹈其他國營企業的那種覆轍,他要參與的製造業,可是那種絕對夠高階的製造業,所以他必須要重視人才的培養。
而重視人才的培養,說到底子上,就是你能夠培養人才的同時,你還能夠留住人才。
而留住這樣技術人才的關鍵是什麼,那就是你必須要給這些技術工人保留最合適的上升通道。
現在和後世,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知道上三流大學沒出息,可是還是願意送自己的孩子去三流大學,也不願意讓孩子早早的進工廠,卻學習一門可以賴以為生的手藝?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技術工人在國內沒有上升通道。
在國營工廠裡,你手藝再好,你也不過就是一個車間裡和機油為伴的傻大粗的工人,撐死了你也就混個車間主任。
而工廠的管理層,永遠是上面領導的親戚,哪怕你再有能力,你在瞭解這個工廠該如何運作,你也沒機會。
而在私營工廠裡,他們可以給你很高的薪水,可是如果你像往上走,對不起,那不可能,管理層可都一樣是領導的親戚,要麼就是一些所謂的懂管理的管理專業畢業的高材生。
所以要是你學了手藝,那麼你就一輩子是個匠人而已。
可是反觀國外,尤其是德國和日本這樣的製造業強國,人家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技術工人的?
人家專門給技術工人開通了一條向上的通道,人家國內有專門的技術工人的評級體系,只要你手藝過得去,你就可以去參加評級,一旦你要是能夠透過,甚至可以獲得大師級的稱號。
而這樣的人物,在工廠裡那都是要橫著走的,什麼jb中層管理人員,見了這樣的人都得點頭哈腰的,而且賺的還多,福利還好。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榜樣,才有人願意去鑽研技術,畢竟不管今後製造行業如何發達,機械人如何的普及,都不可能完全的替代人類在這個領域的位置。
而在國內,目前還根本就沒有這樣的體系,所以李逸帆打算自己搞一個出來,但是如何搞,他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畢竟他上輩子是個特工,不是一個公司或者工廠的管理者,而那個馬雲飛如果真的像錢德志所說的那麼優秀的話,如果他真的在京瓷的底層幹過好幾年的話,那麼他對於日本人的那套體系,應該是非常熟悉的。
那麼自己何妨不可以借鑑一下?如果這個體系,要是在自己的電子元器件的工廠獲得成功,那麼就可以在其他的工廠裡進行推廣。
一旦要是形成了氣候,那就可以自成一脈了,就比如你是學軟體程式設計的,雖然你沒有上過大學,全靠自學,可是如果你透過了微軟的工程師等級考試,那麼雖然你沒有大學文憑,可是光是憑著微軟的認證,你就一樣可以在軟體行業橫著走。
而李逸帆想要完善的就是這樣一個人才培養體系,現在自己的企業裡,把這一套打響名氣,然後在推廣出去,到時候就能夠吸引到無數的人才過來參與到這個體系,來參加考試。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就算沒有上過大學,但是卻可以靠著他們企業的認證資格,而隨意的在製造行業找一碗飯吃的話,那麼他的企業就算是成了,絕對國內最nb的一家!
所以對於這樣的體系,李逸帆非常的看重,而馬雲飛就成了這個體系,和他的想法,今後到底是否能夠成型的關鍵。
“這可,正是太好了,錢先生,你馬上和你的這位學弟聯絡,看看他到底願不願意來我這邊工作,只要他願意,你放心,他開出什麼條件,我們都好商量,哈哈,我現在可是求賢若渴啊!”
李逸帆說這些話的時候,可是真情流露,臉上的表情也是非常高興的摸樣,而錢德志,顯然也是對李逸帆的這番態度,感覺是非常的滿意,於是就點點頭。
之後又和李逸帆交流了一番,主要都是關於這個液晶顯示器公司的事情,聽了李逸帆的一些對未來的規劃之後,錢德志是更加的滿意,最終是確認了人家是真心實意,要搞這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