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平起平坐。
只有這樣的制度,才能讓工人們迸發出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他請來那些老外,就是要引進這麼一套制度,而這制度,就連王忠發他們以前都不曾想到過。
畢竟這產業工人,技術工人的話題是十年後的國內熱門話題。
等到十年之後,當靠廉價勞動力的血汗工廠,和房地產已經不能在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提出技術升級,工業戰略轉型的時候才突然發現。
在國內竟然找不出合格的技術工人,最後甚至連教育部門,都為了這個而做出了轉型的調整。
不過那是十幾年之後的事情,而李逸帆現在要做的,就是比別人先行一步。
他就是要建立這個制度,甚至還要推廣這個制度,最好以後晨華的技能考試名揚全國才好。
想想看微軟的it工程師的稱號,每年有多少人去考?哪一個微軟的承認的it工程師的執照,在就業的時候,甚至要比你一個名牌大學的it專業的畢業證書還好使。
為啥?你那些大學教你的東西,到工作崗位上直接能用嗎?
可是微軟的it工程師所掌握的東西,到了工作崗位上後直接就能用!
這就是市場追捧微軟的it工程師資格的主要原因,而他要做的就是在國內的工業產業裡樹立一個標杆。
他之所以這樣說,並不是為了什麼國家大義,為國家培養人才什麼的,他沒那麼高尚,他這麼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廣他的晨華汽車。
是想如果你晨華汽車的技術工人級別認證,能夠得到全國的工業工人承認的話,那麼你這廠子得多有名,你這廠子出產的產品的質量,那還會有人懷疑嗎?
微軟不也是這麼幹的嗎?所以咱們用用他們的套路有何妨?
想要國人接手自己出產的國產汽車,光是靠硬實力還不夠,軟實力,必須也得跟上。
十幾年後,國內的幾家民營或者國營的造車企業,都生產國不少質優價廉的中級車,可是推廣到市場上之後,消費者就是不認可。
因為早期國產汽車給大家留下的不良印象,再加上外資品牌僱傭槍手的大力抹黑,導致大家都不願意為國產汽車買單。
國產品牌想要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那可是千難萬難。
與其等到那時候,再去拓展市場,不如從這時候就開始悄然做起。
所以儘管公司裡有很多人對李逸帆這一套很是不理解,可是李逸帆卻不管那麼多。
你們想要在這裡幹,那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