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止步於此了,甭想再在官場上能混出什麼來。
劉海珠這一倒下,後宮所有人目光炯炯,頓時都盯著一下子空缺了大半的嬪妃位置。
皇后已薨,四妃之中,也就剩下郭德妃和於淑妃了,而九嬪裡,最高的昭儀是空著的,馮昭容是個不受寵的,但她生有三公主,無論如何地位都是很穩固的,皇帝甚至很有可能為了三公主而晉封其母,將她的位份再往上提一提。
至於其他嬪妃,劉海月自不必說,自從五皇子回宮,她又傳出懷孕的訊息之後,地位只有往上提,斷不可能往下降的;姜佳兒則是後來居上,因為三皇子的緣故,也得了皇上三分青眼,而新人之中,無非是才人姚氏最得皇上喜歡。
姚氏是第二批秀女進的宮,如今也不算新人了,但皇帝似乎並沒有再選秀女入宮的打算,朝臣也樂得裝聾作啞,否則選秀一起,又是勞民傷財一筆費用,上回與羌國戰爭,大梁才剛剛賠了幾百萬銀兩贖回三皇子和太后遺骸,內閣更是巴不得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在眾人的引頸企盼之下,同年九月,皇帝終於下旨大封后宮諸女。
二品修儀劉氏,進一品貴妃,位列四妃之首。
二品昭容馮氏,進一品賢妃,貴德淑賢,忝居四妃之末。
三品婕妤姜氏,進二品昭儀,列九嬪之首。
四品美人韓氏,進三品婕妤。
五品才人姚氏,進四品美人。
五品才人周氏,進四品美人。
同年十月,貴妃劉氏誕下一女,取名為靈鈞,序齒應為五公主。
同年十一月,皇帝下旨,大封諸子女。
大公主趙仙蕙,賜食邑高陽,進封號高陽安平公主,併為其擇婿,駙馬是首輔仲庸老年得來的幼子蔣斯仁。
這大梁的駙馬雖然沒有不可參政議政的限制,然而娶老婆跟娶公主還不一樣,公主不用給公婆請安,反倒還得公婆給她請安,丈夫當然也不能像對尋常妻子那樣對待她,除了那些想透過依附公主得到榮華富貴的勢利之徒以外,但凡有點自尊心的男人,肯定都不會想娶尊佛回家供著。
皇帝在為大公主擇婿上還是花了心思的,怎麼說大公主也是他第一個女兒,婚事馬虎不得,禮部把名單呈上來,他都不滿意,最後挑挑揀揀一整年,才選定了蔣家的幼子。
說來也是天賜姻緣,這蔣斯仁不喜仕途,倒愛丹青書畫,性格也是疏朗豁達,沒有尋常男人那些唧唧歪歪的心思,大公主尋了機會與他見了個面,雙方都滿意得很,婚事就這麼定了下來。婚後夫妻二人琴瑟和鳴,婦唱夫隨,經常在京城和公主的封地之間兩地跑,遊山玩水,唱詞作畫,堪稱神仙眷侶,這是後話了。
除了大公主之外,其他子女自然也分別得到晉封。
二公主雖然早年歿了,但也被賜了封號含山。
三公主趙燕宜,賜食邑東庭,封號東庭柔敏公主。
四公主趙琳琅,賜食邑福清,封號福清康華公主。
五公主趙靈鈞,賜食邑寶慶,封號寶慶福成公主。
三皇子趙與榮封壽王,賜封地汝陽。
五皇子趙與嘉封寧王,無封地。
這一道道旨意下來,令人目不暇接,但最耐人尋味的卻是最後一位。
寧王沒有封地,這是寵還是不寵?
若說不寵,子以母貴,母親都是眾妃之首的貴妃了,沒理由兒子連個封地都沒有,若說寵,何以連個公主都不如?
然而這次皇帝並沒有讓眾人猜多久,在同年十二月,他很快就揭曉了謎底。
☆、相處之道
“敕封太子?”
劉海月臉上不見狂喜高興,卻隱隱凝重的模樣,讓嚴平海頗為意外。
“是,皇上透露了這麼一個口風,奴婢去給壽王宣旨回來,順道就過先給娘娘道個喜了!”嚴平海笑道。
劉海月微微一笑:“多謝嚴公公了,您可有心了,若是不忙著回去,不如留下來吃杯茶再走吧?”
嚴平海笑道:“奴婢倒是想,可惜還趕著回去覆命呢,陛下跟前得有人伺候著,怕是要錯過娘娘這杯茶了!”
兩人關係一直不錯,嚴平海是個知情識趣的,當年劉海月未發跡前,他便不時施以恩惠,現在劉海月成了六宮之首,他也沒有因此就挾恩驕狂,又或者對劉海月越發巴結奉承,他依舊是那個御前總管,永遠帶著和藹的笑容,不站隊,不摻和後宮爭鬥,明哲保身,屹立宮中數十年不倒。
劉海月道:“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