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北京學拳學畫(2 / 3)

家人出去了,就如實說出自己的身歷。

老先生長嘆一下。

轉而就問王南在拳學上還有什麼不懂的。

王南說,他的八卦拳都是看書所學,沒有見到真人打過這套拳,想見見真人是怎麼打的。

老先生說了聲好,把長袍一紮,就在屋裡不大的地面上打了這套八卦拳,先是定式,隨後拳就越打越活,最後隨心所欲的在不大的地方左翻右轉起來。

老先生的拳路與王南比較接近,都是拳走輕靈,只是王南的多了很多自我琢磨的東西,拿不準的地方很多,而老先生的已經有無影欲飛的感覺。

王南立在邊上看著孫先生行拳,等孫先生拳架收了起來,他就呆立了在那裡,腦袋高速的運轉著轉化拳形意象。他看到孫先生的拳之後,一下子對比出自己拳中不足之處,比如提氣的時機,比如肩胯相合的尺度,比如前丹田後命門的鼓『蕩』。就忘了身處何地,在腦子裡清理起自己身上的問題來。

他呆立了很長一陣子才緩了過來,連忙向孫先生道了聲失禮,就把沒琢磨明白的幾處請教了下。

孫老先生清楚的就直接告訴他,一時想不明白怎麼表達的,就在王南面前演練了下,讓王南再看一遍。

特別是輕靈之處的要點,如何提氣。

武學上的提氣有很多講究,一般輕功好的人,是不敢碰酒『色』二字的。就是因為傳承層次不高,一碰就會影響散『亂』氣機,也就是民間所謂的散功。

王南在腦子裡過了一遍,也學著孫老先生的樣子由定到活到化的練了一遍。

僅僅看過一遍,王南的武學就提高了一大層次。

走轉幾圈,王南就感覺到了自己身體有了不一樣的感覺,手上的勁頭,肩胯的開合,動靜轉換的自如,重心變化的機靈,連五腑六髒都有了與身形相合的變化。

僅拿身體輕靈而言,他感覺現在去爬紫禁城的城牆都沒問題。

而氣機之順更是前所未有。

拳練完之後,王南二話不說,原地向老先生一跪,鄭重的磕了三個頭。

老先生笑著接受了他的跪拜,讓他有時間再學練下八卦劍。

隨後叫家人進來,指著王南說,這位賢棣可以接手八卦拳了。王南的文化程度勉強沒把賢棣理解為賢弟,立刻口稱只能驥尾先生身後。

隨後王南告辭。

傳統中第一次上門求學的道理就是這樣,見了面,也就能寒暄幾句話,等老師問清楚你的來歷,想學什麼了,給個準話就得告辭。

象王南這樣請老先生打了趟拳已經失了禮,要屁股重坐那裡一個勁的說話,會被人當做不懂禮節的。不是事先約好的,頭次上門坐上十分鐘八分鐘也就得請辭了。如果人家同意以後再來,自會在送客時告訴他。話語也不是“有時間常來”,“沒事過來之類”的客套話,而是正式告知“你什麼時間來,我在家裡等你”。

老先生就在送到屋口的時候,對王南說:“禮拜天沒事就過來吧,我讓他們與你互相切磋下”。

王南就按老先生的說法每星期天去孫家,李秀在每次去的時候都給王南準備些時宜節氣的禮品,不讓王南空手上門。

就這樣,王南這段時間按時去孫先生家裡請益,與孫先生的二兒子孫二先生一起練拳、搭手,時不時還有孫先生的其他徒弟學生過來,慢慢的與同門們熟悉了起來。時間不長,孫先生的三拳三劍他也都學會了。

當王南提到正式拜師的事情時,老先生笑了,說:“你已經拜過了,我也教過了”。

孫二先生走的勁路與王南不一樣,他的八卦拳走的勢如奔馬,手上的擰轉裹翻碰不得,以王南的功力根本不能硬接,王南只能深表佩服。

當然,接不住勁兒不代表不是對手,王南走的輕靈,也不以接勁發人為主。他反應快,走轉迅疾,轉翻不定,孫二先生也『摸』不到他身上。等王南擰身切入直取要害時,孫二先生也如臨大敵般身取守勢。兩個人的風格正好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每次都可以盡興的試著各種攻守手段。

這時的武術圈交手,帶有很大的人文成份。真正搏殺實戰過去是冷兵器的事兒,現在是手槍步槍機槍大炮的事兒。武術圈子,以武術結圈生存,與後世那種運動員模式依附『政府』和商業機構的贊助表演比賽模式生存,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存環境。

在這期間,王南看到北京武術圈子裡的很多人過來拜訪孫老先生,很多人請教拳學上的各類問題,王南聽了也受益很多。還有很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