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飢餓和寒冷之中。
王南看著有點心酸,帶著這些人就到了他們的藏身地,讓兩個女人點火做頓吃的,等大家吃飽了,再去把那幾個碉堡端了。
抗聯的人在艱苦的環境中做戰,大家都知道該做什麼,分出幾個人手開始幫著兩個女人生火做飯。
王南讓他們把鍋給李秀和二丫就行了,由兩個女人起幾個灶做起大米飯和油餅來。
一個多小時後,這些人開始吃起來。看他們就著鹹菜吃東西的樣子,就知道他們為了過冬,手裡僅有的那點糧食也不捨得吃,現在已經開始節省糧食進入半飢餓的狀態了。
有了這些戰士,王南就準備放棄腳踏車,讓這些戰士當幫手帶路與作戰,後面的路沒有腳踏車也會更好的機動。
抗聯戰士們吃飯的時候,三人商量了一下,決定請這些戰士們帶他們去湯原。
大家吃完飯,王南跟他們商量了一下。
這些抗聯戰士知道王南三人的能力,都願意陪王南走上一趟。
隨後大家把腳踏車上的東西都扒了下來,打了下包,戰士們幫著背一下,就開始往碉堡處接近。
王南拿出最後幾個手雷分配了下,開始與潛行能力最好的幾個人去炸碉堡。
最遠處的那個大碉堡分配給了王南,其他幾個人就近打小碉堡,兩個女人跟其他人準備好掩護。
這時正是後半夜,王南身形鬼魅般的穿過河面,把抗聯的人看的目瞪口呆。
隨著二丫的一聲槍響,幾個手雷都塞進了碉堡裡。
幾聲爆炸後,王南衝進他負責的碉堡裡,把裡面的人補完槍,等出來時,卻看到還有一個碉堡沒有拿下來。
那裡面的人把門反鎖死了,丟完手雷的戰士沒踹開門。裡面有沒傷到的人看到外面再沒丟手雷,就開始從『射』擊口找著他的位置開槍,那個戰士左躲右躲的十分危險。
很快,二丫跑到了前面,對著幾個『射』擊口開了槍。裡面的人被嚇到了,不敢追著外面的人打,這才讓這戰士緩過來氣。
等王南潛到這個碉堡後面,聽著裡面人的位置,突然把20響伸進『射』擊口裡,掃『射』了一圈之後,裡面才沒了動靜。
抗聯的人把這幾個碉堡都搜了下,糧食、被褥槍彈能拿上的都打包帶上,就帶著王南三人往前走。
前面五六公里遠是神樹村,看到這裡的日偽軍比較多,抗聯的人帶路就繞過了這裡。
可走過村子後,王南看到守在橋邊的小屋子,就又帶著他們襲擊了一下。
槍聲引來了神樹村裡的日偽軍。
三個人讓戰士們先清理那個小屋裡的東西,他們遠遠的對日偽軍狙擊了一下,黑乎乎的夜裡,也打倒了幾個日偽軍,嚇的日偽軍停在那裡不敢追,這才進了山。
抗聯的戰士們非常熟悉這一邊的地形,帶著三人走了與火車道不同的線路,在天亮前就繞到了小白村,隨後找個地方隱藏休息。
等到晚上時,這些人帶路,以三人為主,從小白村殺到了183停車場,一夜連開槍帶趕路,跑了50多里路,在帶嶺停車場外面停了下來,開始休息。
這一路上,他們收穫了很多糧食和武器,抗聯的人都放到山邊藏好,不出意外這將是他們過冬最大的幫助。
傍晚時,火車在帶嶺停車場放下了幾十個日偽軍。見不好動手,抗聯的人就繞過這裡,從大青山腳下向東走去。
在快到糖梨川的時候,看到日本人在這裡建了個採伐場,只有不多的日本人。王南快速的把這裡的日本人清理掉,大家在這些日本人的屋子裡翻騰了一下,找到了不少好東西。
大米野味、生產工具,可好說好東西非常多,抗聯戰士們立刻把這些東西往山裡藏。
兩個女人只撿了幾塊大皮褥子開始縫製大睡袋,又找帆布縫了幾個包,試著放在前後掛著。
抗聯的人也跟著學縫製三人身上的背囊和這些掛背,這樣的方式遠比他們的用布包起來的大包小包有效率,能讓人輕鬆的攜帶更多東西。
這時小雪變成了大雪。
在日軍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一行人進了糖梨川。
日本人已經在這裡建了車站,並且改名為南岔。
車站前蓋了兩趟房子是日本人的大本營,因為車站貨運的發展和向北鐵路的修建,這裡已經有了大鎮子的模樣,日本人還在這裡建了個小學校。
王南經過時,那一片片的山梨樹和滿山的紅松都已經不見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