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這兩年(過渡情節完)(2 / 3)

城的搬遷工作越來越順利。

等新加坡島碼頭到新建城區的路修的也差不多了,推土機開始進場清理地面,隨後新城區一塊塊的花園式社群建設起來。

李秀還沒給那林姓女孩找到合適的人。就問王南,王南覺得符發清可以,李秀就試了下,沒幾天,李秀就跟他說,這事還真成了。

槍廠裝置運來時,所需要的公路、廠房、工人的宿舍都建好了。隨裝置過來的工程師開始安裝、除錯和培訓工人。

這些工程師帶著華工們製造了第一批散彈槍,等他們回去時,王南把符發清兩口子也派到了美國。

李正言透過培養和招聘帶出來很多經理人,一個個的就派到了各個工廠、工地。

槍廠開始量產後,王南就聯絡國內,接洽上後開始運過去兩個月的產量,可是據列裝的部隊反饋回來的說法,不怎麼好用。

王南也聯絡不上那些部隊,就在琢磨著怎麼個不好用法。

陳嘉庚知道原因,他說:這不是槍的問題,是人的問題。戰場上有槍就很不錯了,何況這把槍在合適的場合下非常兇猛。是你直接給東西,某些人就拿不到錢了,所以才編瞎話騙你。

他知道王南的手頭幾乎的空的,現在靠的是美國那邊生產的利潤維護著巨大的開銷。就把捐款留下來三分之一,專門讓王南透過他的渠道生產武器、購買武器和急需的前線『藥』品。

拿到這筆錢,王南除大量生產散彈槍和子彈向國內運輸,還找了兩家沒受戰火影響的歐洲小國的兵工廠,代工了1萬挺捷克式輕機槍和200萬發子彈,正好一艘船的軍火運到了國內。

因為這件事,王南差點跟英國人翻了臉。

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英國人自己也仿這種機槍,可報價太高還要先全款,王南就沒采購,這下傷了英國人的玻璃心。另一個是英國人總在中國問題上搖擺,想著先解決歐洲問題,不想剌激日本人。王南這麼做,引起日本人極度的不滿,讓英國外交人員忙的直罵海峽殖民地的人,象捅了英國人的肝一樣。

捅了英國人的心肝自然不能再找人代工了,王南只好把餘下的錢放在『藥』品採購上。

他訂的『藥』品從廠家出來就是小包裝,打上了‘抗日義捐,不得買賣’的字樣,雖然知道這樣擋不住那些人的黑手,卻也堅持著這樣做,只要能多送到戰場上一切就值了。

等新城一片一片的交付時,稍有能力的華人都踴躍購買,甚至很多人向王南銀行貸款去買。因為每套房子都會以戶主的名義向祖國捐贈款所有的盈餘。

外面的事情就這麼多。

家裡的事情更簡單。

李秀的孩子呱呱落地,不出所有讀者的意外是個男孩子。

二丫生的是個女孩,她倒是知足和滿意。等她想連李秀的孩子一起帶的時候,李秀說啥也不同意,直到李秀懷了第二胎時才給她帶著。

遠在美國的林同學生的也是女孩,看電報,她也沒有在意是男孩是女孩。倒是漁女生的是個男孩,急急的打電話報喜,催著王南起名字。

林同學的拿著王南的專利先是代工,賺到錢之後就自己開工廠,後來又連續發展了幾個專案,都取得了成功。她只留下發展的錢,餘下的都給王南這邊買了各種材料。

國內要捐款時突然變的理直氣壯,據說陳嘉庚氣的跑到延安那裡去了。

王南沒管哪麼多,他只能靠自己的工廠產品才能籌措到錢,除了陳嘉庚留下的那筆捐款,其他的捐款又不經他手,所以到他手裡的錢,全都換成國內需要的武器和『藥』品才往國內運。

這時正好王南的房產的最後一批開始交付,本地華人去佛柔做工的已經安排了小些的宿舍房,在新加坡的有能力的之前已經購買過了。

看起來象積壓的樣了,可不待王南這些人想辦法,國內一下子又湧過來大量購買的人,新加坡一下子又多了幾萬華人。

王南感覺形勢不太對勁了,把老錢被調到他的身邊做侍衛長,安排李朝甲和張慶元開始擴大保安隊伍,開始進行軍事上的科目訓練。

英國人也『毛』了,他們也看出來日本人準備南下。就開始跟王南商量一些新加坡軍事部署,他們有什麼需求,王南就動用華工配合他們,這段時間主要以幫助英軍建造各種工事為主。

可是馬來亞的英軍被本土抽調的太多了,王南還得自己安排一些事宜。

這時的新加坡起碼有上百萬中國人,是海外最大的華人基本盤。這些人多數還住在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