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義。
他在意的,是什麼時候國內電影能夠超越美帝電影!
從立意根本上,就已經和其他導演完全的區分開。
這也是為什麼老謀子會被選擇接任奧運會總導演的原因!
一個導演的天賦,決定了他能走多遠。
一個導演的心胸,決定了他的眼界。
事實上,論導演能力,在三大導演之中,老謀子絕對不算是最好的。
論敘事上,老謀子也比不過專業編劇出身的馮六爺。
但論心胸、論對鏡頭『色』彩的運用,攝像師出身的老謀子,卻有著其他導演所不具備的能力!
這一份能力,也就是王輝看中老謀子更勝過如今如日中天的馮六爺的緣故。
馮六爺這人,客觀來說,這幾年正是作品高質、高量的多產時期。
他這人,只是單純從導演的角度上來講,能玩轉文藝,能拍的了商業大片,更能熟知市場的口味,這樣的導演,怎麼也不會應該沉淪。
然而正如那一句老話所說,成也蕭何敗蕭何。
是華宜的存在,讓馮六爺走上了巔峰。
但也正是華宜的存在,讓馮六爺陷入了被金錢奴役的怪圈裡。
作為前世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娛樂公司,只是一個月的時間,華宜的市值突破一百倍!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相當於一下子有了金山銀山的錢財!
人都是會膨脹的。
馮六爺也曾經說過,那一段時間裡,他進入到了拍什麼感覺都會大爆,拍什麼人們都會喜歡看的怪圈裡。
所以他拍了《1942》。
所以他又拍了《私人訂製》。
客觀來說,《1942》這個題材比較雞賊。
打著那一段特殊時期的口號,實際上就是為了圈錢的作品,一般而言,票房是不會錯的。
哪怕它本身就是一盤翔。
但偏偏馮導拍了,並且理直氣壯地說道:“我知道這樣的題材不討好,但我還是拍了!我感覺,我應該為天朝做些什麼。”
聽聽,多麼高大上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