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和資金,如果不是當初江渝在戰爭爆發前瘋狂貸款了十多億英鎊,中國工業根本就發展不起來。
同時如果沒有華東派系的那些工業,軍事上的崛起也無從說起,經濟更加不可能有如此迅猛的發展速度。
軍事和經濟無法發展,國家各個領域都將受到影響,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大好河山。
當初華東派系軍事力量強大,歷次對外戰爭充當的都是絕對的主力。在當時中**閥林立的時期,北洋派系根本就無力抵擋,華東派系武力平定中國是完全有能力的。江渝與袁世凱的互相妥協,何嘗不是為了這個國家少些動亂?
一個能夠登上中國權力巔峰的軍閥,能為了國家大義將總統讓與袁世凱,這需要多麼崇高的道德水準?
時間已經證明了昔日的一切。
盧作孚也從倒江派變成了挺江派。
在客船上,盧作孚發現很多拖家帶口的退伍軍人,遊歷各地的盧作孚最喜歡和各種人暢談。
路上便和這些退伍軍人聊了起來,那些退伍軍人得知盧作孚是外出遊歷的學生,不由肅然起敬,此時中華民國的知識分子是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的。
“林大哥,你退伍了帶家人去南洋做什麼?”盧作孚對一名姓林的退伍兵問道。
這位姓林的退伍兵叫林大貴,農村出生的他出生後被父母起了個比較土氣的名字,只見他高興的說道:“當初打小日本的時候我立了個三等功,這次退伍軍部給我分了塊200畝的種植園,就在婆羅洲那邊。”
“這麼多啊!”盧作孚驚歎道。
“我這算是最少的了,要是立了二等功的,能分到300畝呢!最多的能分到500畝!要是分的是鎮夷省(北海道、庫頁島)的那些用機械化種糧食的土地,起步就是五百畝,今年軍部在南洋劃出的5000萬畝種植園,到現在還沒完全分掉,聽說還有近兩億畝種植園沒有分掉。”林大貴說道,但看得出他很高興,200畝地放在國內可就是地主了。南洋經濟雖然差一些,但南洋的氣候適合發展農業,這些土地的物產比國內還要高。
“聽說南洋土著暴動還未徹底剿滅啊!”盧作孚有些擔心的說道。
“國家自然也不是白給我們土地的,我們到了南洋這些華人沒有徹底佔據的國土上,就得履行相對的義務,鎮壓土著也是其中的一個義務,到了地方上軍部會給我們發配機槍、衝鋒槍、步槍、手槍等槍械。日後就算是洋人打過來,我們也得參加戰鬥,以保護我們打下的土地。”林大貴毫不畏懼的說道,“至於那些土著,他們要是敢暴動,我就用機槍噠噠掉他們。”
“老林,機槍不好用,那玩意太重了。還是用衝鋒槍突突了方便。”一邊另外一名退伍兵笑著說道。
“倒也是,不過得看情況。”
盧作孚卻是發現,國家的移民政策帶有濃重的軍事移民色彩,他在國內只聽說國家招收工人移民到南洋等地,至於與土地相關的則沒聽說。
原本盧作孚還以為土地在土著手裡。
現在則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土地早已被收上去了,國家首先是靠武力打下這些土地,然後再把土地分給退伍軍人經營,畝數打底都是兩百畝。
對於中國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兩百畝土地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以前的中國,擁有兩百畝土地就是地主,在滿清統治的時期,兩百畝土地已能讓一家人過上時不時能吃上肉的日子了。
當然,現在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吃肉不稀奇,普通工人都天天吃肉,但此時的中國擁有兩百畝土地,如果土地比較好的話,收入是不少的。不過土地現在是越來越不值錢了,起碼對於種糧食的土地來說是這樣的。
盧作孚在北方看到了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的生產過程,知道糧食越來越便宜,種糧食沒什麼前途。
除非是擁有五六百畝已上的土地,並用機械化耕作,那樣才有很高的個人收入。
但在南洋不同,南洋的土地是用來種植經濟作物的。而且還可以廉價僱傭土著進行勞作,收入遠不是種糧食的土地能比的。
國家把士兵打下的土地分給士兵,等於是在新佔領的土地上派遣了許多士兵,而且還不用發軍餉。
如果是把這些土地分給國內的那些普通老百姓,那些老百姓過來後還可能被土著欺負。
士兵則不可能,從言語間盧作孚便能體會到這些士兵的強悍,他們不欺負土著就不錯了,土著還敢欺負他們?
而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