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前後十幾個皇帝對稅收幾次施行,最終都被堅決的反對而中斷,究其原因就是上面商賈的代言人勢力強大,下面所有的官吏反對。
上面的當然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說了,下面的小小官吏們為什麼激烈反抗,究其原因,還是大明的俸祿太低造成的,低到了已經不能讓一個堂堂的七品知縣老爺體面的生活。
十年寒窗苦讀,為的是什麼?當然是忠君愛國,施展抱負,造福一方百姓,但是這裡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光宗耀祖,讓自己得到一番榮華富貴。
結果榮華富貴沒有得到,卻要陷入被餓死的窘境,這怎麼能成?
既然俸祿不能養活自己一家老小,那就只能走兩個路子,一個路子就是貪汙。結果老朱就殺貪官那絕對不手軟,單單朱元璋一個朝代,前前後後就殺了兩三萬貪官,你可要知道,在朱元璋剛剛建立大明朝的時候,整個文官不過幾千,還沒有達到1萬,按照這個數量殺下來,整整在他的執政期間,就換了三茬。這樣一來,讓大明的官員出現了巨大的斷層,不得不一批又一批提前畢業國子監的監生,讓他們不經過考試,直接進入國家的管理官員階層,其中有一個監生,直接就當了一省布政使,可見當時的官員稀缺到什麼程度。
既然上面嚴厲的打壓貪汙,但是生活還要繼續,車馬轎伕丫鬟僕人都是做官必不可少,上下打點更是題中必有之意。如此大的開銷如何來?那就只能盤剝百姓了。但是朱元璋規定地租永遠不能加,那就只能加捐,結果國家地租收入沒有增加,捐卻層出不窮,讓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的油水少,那就官商勾結經商做生意。但拿得出本錢能做生意的還是上面那些大佬和有世家大族背景的,那些小官吏怎麼辦,於是,他們就將目光盯上了商人。
雖然當初朱元璋也規定商人稅收不得超過三十一,但沿途設卡,收取買路錢還是可以的。因此大明實際似乎沒有對商人收稅,但沿途關卡卡要更加多如牛毛,且不說商人對這些沿途的盤剝如何痛苦,為各地官吏養家餬口的一筆收入,也才能穩定住,現在大明管理機構的健全。
如果按照毛文龍的說法,統一由國家向商人徵收稅收,就等於斷了那些底層官吏們的生活來源,必將引起劇烈的上下一體對抗,如此以來,別說一個閹黨控制不住局面,即便是皇帝的位置,都可能出現岌岌可危的狀況,畢竟商人們的代言人站滿朝堂,一個昏君的名字,就能給你來個廢立。
所以魏忠賢雖然面對著滾滾流淌的白銀洪流,卻只能望河興嘆,他連腳都不敢往裡伸一下。
毛文龍在獲知了魏忠賢的忌憚之後,雲淡風輕的說道:“什麼事情都要抓住關鍵,既然你老魏已經看到了這件事情深層次裡的東西,這就好辦了,正所謂只要發現問題,就一定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解決困難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否則這個社會就將被困難所阻礙,根本就不能發展。”
聽到毛文龍這樣的話,本來已經沮喪起來的魏忠賢猛的眼前一亮,一把拉住毛文龍的手:“聽你這麼說,你是有解決的辦法了?趕緊說一說。”
毛文龍就自信滿滿的說道:“解決這件事情,還不是一個利益拉攏,分化瓦解嗎?只要我們給下面足夠的利益,底下的那些官吏們不但不會成為我們的阻礙,反倒會成為我們最大的助力,同時瓦解東林黨你我兩家最大敵人的根基,而還可以給商人們減輕負擔,在增加國庫用度的時候,還會讓商人們感恩戴德,這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天下還有這樣的好事?這簡直讓魏忠賢感覺到不可思議,但他堅信毛文龍的說法,因為這個小子的確是太精明瞭,既然他這麼說,一定有著幾全齊美的好主意,於是激動的拉住了毛文龍的手:“老毛你快說,只要你說出的辦法可行,我立刻就請皇上頒發全國工商徵收稅的聖旨,到時候國庫充盈了,我一定會記著你的好。”
毛文龍就樂了,還不等自己怎麼樣將他踹進坑裡去了,這傢伙已經就直接搶了自己的功勞,直接自己跳進去,還生怕自己搶了他的好處,直接站在主導者的位子上給自己許諾好處,不錯不錯,這才是坑人最大的意境啊。
“地方官吏之所以會出現你說的那種反對,是因為我們要是十一收稅,如果官吏再加收捐課,那勢必讓商賈不能承受,從而引起商人劇烈的反對,而其實下面的官吏也不好做,所收捐課不是名正言順,得不得朝廷認可,只能是求著商人為了買個平安,繳納點錢息事寧人。一旦鬧氣來,大家誰也得不到好。而大部分的商賈背後都有巨大的勢力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