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巡撫有何事情要說?”
新任山西巡撫劉策道:“臣既日就要履新山西,但地方上已經有奏報上來,北方旱情嚴重,需要撥付內帑以賑濟。”
“這個我知道,當然,你新任山西父母巡撫,也應該給山西父老帶點見面禮,那就給你十萬內帑銀子吧。”
“謝萬歲恩典。”
那些都是過場小事,只是體現一下天啟對這個大明的瞭解把控,下面的才是關鍵。
“兵部來人了嗎?”
兵部立刻站出來侍郎周海,恭敬的道:“臣聆聽聖訓。”
“你上摺子說請再開遼餉以應對日益繁重的遼東軍費開資,朕考慮之後,認為不妥啊。”
遼餉的開徵是萬曆年四十六年,主要用於遼東的軍事需要。到四十八年止,全國除貴州等少數地區外,平均每畝土地加徵銀九厘,計五百二十萬零六十二兩。
現在兵部再提從開,其中弊端天下人皆知,現在卻被毛文龍化解了,於是就有了現在天啟的底氣反駁。
周海立刻懇請道:“現在建奴猖獗,糜爛了整個遼西,孫師傅和袁崇煥每日催糧要餉,而戶部卻無錢糧可出,所以才請從開,還望萬歲俯允。”周海不願意不開遼餉,因為一來遼西催逼緊迫,花錢如流水一般,更主要的是,現在大明無數官吏已經躍躍欲試,就等著拿著這個藉口上下其手呢,於是就拿孫師傅和袁崇煥說事,以堵住天啟的嘴。
天啟就輕鬆的道:“按照你的預算,從開遼餉能得銀多少?”
周海就胸有成竹的回答:“預計二百萬兩。”
天啟就道:“為二百萬兩而鬧的天下洶洶,的確是不值當的,這樣吧,我內帑每年補足這二百萬吧,這樣百姓不被騷擾,地方也不會出現害民之事,這事情就這麼定了,遼餉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