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跟趙之楨相處得久了,身上也帶了幾分氣勢。王夫人如今也有些怵頭這個向來說一不二又尊貴無比的女兒,薛姨媽的原話她壓根不敢轉述。
薛姨媽正是想走元春的門路,給女兒求個好前程,“送我上青雲”的好前程,因此她便央求王夫人“請貴妃娘娘好生教導一番”。
請元春教導,不就是想把女兒塞進景仁宮嗎?!王夫人也有私心:若是女兒跟寶釵差上十幾二十幾歲,女兒用寶釵來攏住聖上,倒也罷了,可女兒今年不過二十五歲!
王夫人心裡也憋了口氣,本不想在女兒跟前提及此事,無奈親哥哥王子騰投靠了當年的大皇子……不止是哥哥,連她送過去的銀錢也都打了水漂……這個大窟窿可是薛家幫她填補上的。
吃人嘴短,莫過於是。
王夫人一臉愁容,元春看在眼裡,輕輕一笑,“聖上今年不挑人。表妹想進宮,只怕要小選,母親回去問問,他們可樂意。”
王夫人一怔:聖上挑不挑人,女兒都能這般篤定?心中百轉千回,卻不耽擱她答話,“是。”
李紈半天沒說一句話,只把貴妃每一句話都記在心裡,只等回家跟丈夫學舌。
三天後,賈蓉跟他們上司和同僚一起面君,得了聖上一通嘉獎,之後又在臨出宮時被乾清宮的太監招了回來。
跟著太監來到毓慶宮聖上的書房,行過大禮他也不敢抬頭,可餘光一轉忽然掃到了雙……繡鞋,賈蓉驚喜至極,就聽他姑母笑道,“哎喲,蓉哥兒倒是越發精神了。”
賈蓉在心存疑惑的時候,要麼找堂叔賈珠解惑,要麼就向姑母求救。不過這回涉及自家的爵位,他的前程,還有他那個吹不得打不得的媳婦,他更想聽聽姑媽的建議。姑母這一進宮封妃,便再難得見,他還曾失落過一陣子呢。
現在嘛,存著的一肚子疑問有著落了!可是聖上……也在場,這可怎麼開口呀。他又愁上了。
☆、第91章
賈蓉微垂著頭,卻一個勁兒地給姑媽使眼色,卻是一點兒餘光都不敢往聖上身上落。
元春還沒說話,趙之楨先樂了:這是嫌我“礙事”啦?
元春輕推了下趙之楨的胳膊,“園子裡桃花開得正豔,聖上不去逛逛?”
趙之楨道:“這就趕我走了啊?”頓了頓,又玩笑道,“你們姑侄兩個可得說快些。”說完便起身,帶著內侍和侍衛們揚長而去。
賈蓉這會兒下巴都快戳著鎖骨窩了:聖上跟姑母相處起來,跟尋常人家恩愛的小夫妻越發沒差別了,關鍵是宮中內侍宮女也一副習以為常的模樣!
李靖帶著將近兩萬的精銳安然歸來,且幾無折損——這是大齊最為精銳的一支騎兵,同時對他也最為忠心耿耿,趙之楨自然底氣見足:畢竟手中有兵,心裡不慌。此時再到花園再看那滿園綠樹繁盛,鮮花嬌豔,面色果然更燦爛了幾分。
元春跟侄兒說話,他便招來長子一起賞花品茶——趙晗剛剛從北面大營歸來,除了公事公辦地稟報,父子間也有體己話要講。
話說,元春“佔用”毓慶宮的書房跟侄子說話,也不好把趙之楨晾得太久。於是她連寒暄都省了好些,“蓉哥兒,寧府裡你安排得怎麼樣了?”又特意補了一句,“不必拘束,別因為我入了宮就生分起來。”
姑母做了貴妃,橫豎比以前更威風了……賈蓉覺得禮數做足沒壞處,“回貴……”眼見元春眉頭微皺,立即改口,“回姑母的話,我父親如今搬到祖父住過的道觀裡靜養了。”只是他離家還帶了兩個水嫩的丫頭貼身伺候……這算是哪門子的靜養?
賈蓉心裡明白:能從父親手中奪過家業和人手,並逐漸掌握族中大權,他的能力和潛力固然為族中大多數人看好,都源於當初姑媽的偏愛。
不然就憑他老爹多次給廢太子傳信、獻策和孝敬,寧府還能不能保全尚在兩說呢——要知道費家嫡支如今已經剩不下多少活人了。
總之,站得越高,見識得越多,也更懂得敬畏和感激。
元春聞言只笑了笑,“且讓你父親安心享福去吧。”
若不是珍大哥哥是她的孃家兄弟,在加上宮變當晚果斷地沒跟費家同流合汙,否則難逃一個發配的下場。
聽侄兒應了聲是,元春又囑咐道,“你襲爵名正言順,害群之馬你正該理一理。”賈家族人不少,但吃著閒飯還愛挑毛病的未免太多。如今幾位老爺知道自己抱錯了大腿,正閉門思過,可不就是“立規矩”的好機會?
“侄兒記住了。”賈蓉暗自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