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2 / 4)

己鼓了勁兒,卻還是免不了輕聲,“侄兒那媳婦……還讓她進宮來嗎?”

如何對待秦可卿,真得請元春過問一下:當時大家一起被堵在關外,若非賈蓉那便宜大舅子出力出錢,居中聯絡,大家未必能有吃有住直到等來恰當的出兵時機;賈蓉能及時乘船經海路回京城報信兒,更誤打誤撞地遇見廢太子,這位大舅子也是功不可沒。

賈蓉知道哪怕看在大舅子的面子上,也不好隨意處置秦可卿——說到底,賈蓉對秦可卿至多是嫌棄,卻提不上憎恨。他已能明辨是非,知道他那個父親才是禍根所在。

元春對這個侄媳婦也是憐憫居多:憑她珍大哥哥的私德,她壓根不信會是秦可卿~撩~撥在先!

再說秦可卿的身世難言之處頗多,若是待她好些,蓉哥兒這兒怕是掛不住面子。元春便勸道:“看在她哥哥的份兒上,你莫要苛待她。彼此都留些體面最好,可別鬧得都不痛快,讓外人知曉,再拿咱們家事說嘴,於你前程也頗多不利。”侄兒家事,她也是點到為止,最後她又提醒道,“難得在家,南邊的事兒你也替我留些心思。”

賈蓉鄭重應了,又小心道,“聽甄家話裡話外的意思,南邊那些看好大殿下的人家,對聖上似乎還有些不服氣。”甄家也是跟錯人的一眾人家之一,好在他家跟寧榮兩府向來交好,如今正藉著貴妃這條路全力討好聖上呢。

元春點了點頭,又問了一句,“甄家求你什麼沒有?”

賈蓉毫不猶豫就把甄應嘉“賣了”,“不管是書信,還是來府中拜會的管事,都沒明說,但侄兒估計甄家老爺是想謀個京官了。”

外任,京官,再外任,再京官……如此幾個迴圈,逐步升遷,才有入主中樞,時常得見天顏的機會。甄應嘉在金陵再怎麼“獨霸一方”,充其量不過是個地頭蛇,而且他多年官職都沒半點動靜,再加上這回又看錯了人……焉能不急?哪怕行險一搏,都在情理之中。

不過請託到賈蓉頭上,元春稍稍意外,不過轉念一想,賈蓉畢竟年紀小,偏就得她青眼——甄應嘉定是覺得這小子好糊弄呢。

元春微微一笑,不再提甄家,“你璉二叔沒向你打聽什麼?”

賈蓉肩膀一僵,膝蓋一軟,旋即求饒道,“姑母您饒了侄兒吧!侄兒哪能說璉二叔的是非。”

不能說,卻不是沒有“是非”。元春會意,“莫非你璉二叔還能急病亂投醫不成?”

話說賈璉如今真是如坐針氈,手足無措:單說王夫人和兒媳婦一起進宮探望,也只帶了李紈,鳳姐兒更是提都沒提!

王子騰早早押中昔日的大皇子趙之棣,又幾乎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鳳姐兒這些年來,可沒少親近叔父,她卻沒料到,一場宮變過後太上皇果斷地廢了太子,又把皇位傳給了當今的聖上,饒是鳳姐兒身為脂粉堆兒裡的英雄,智計百出又手段多樣,也跟賈璉一樣,直接傻了眼。

其實王夫人跟鳳姐兒一樣,一直都偏心孃家,可她在意識到自己的兒女與孃家兄弟立場相悖之際,她選擇了兒女……話說回來,不得不承認,賈珠實在是太厲害,早早說服了母親跟姑媽賈敏多多來往走動。

而跟小姑子賈敏往來最大的好處便是,王夫人的見識絕對不止五品誥命。至於寶玉也鮮少在內宅裡廝混……倒是時常跟著大哥賈珠一起練習騎射,出門訪友。

母親和弟弟猶如脫胎換骨一樣的變化,讓元春大為欣慰,其餘“小事”她並不那麼介意,又笑問,“王都督那邊也沒動靜?”

卻是連舅舅都不再稱呼了。這個舅舅本事不小,但身在關口,一顆心全向著趙之棣。北方大營的動靜,多是他傳給大殿下,而且在李靖等人困在關外之際,這位都督的言行也絕不光彩!無怪乎他前世落得“暴斃”這麼個結局。

果然,賈蓉偷瞄了眼元春的面色,再次小心翼翼道,“王都督……使了不少銀錢。”

元春笑道:“你訊息倒是靈通。”

賈蓉賠笑道:“畢竟沾親帶故,有時想眼瞎耳聾都不成。”

賈蓉官職低,年紀小,接觸起來並不難。王子騰有多急著挽回聖心,就有多少人想要藉著賈蓉攀上貴妃以及貴妃的孃家哥哥。

姑侄倆總共聊了不到半個時辰,趙之楨就遣了總管太監前來說話。

元春見到來人,忍不住笑問,“怎麼又來了?”

這太監正是原先王府的大總管,禮畢便曼聲道,“稟貴妃,聖上說您若是得空,不妨陪他到院子裡坐坐。”

元春轉過頭,望向侄兒,“聽聽,這就要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