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悉數被孩子的媽媽控制了。
現在,孩子的媽媽也回到了他舅官的身邊,沒有了生意,兩人加上一個孩子,該上班的沒上班,該上學的沒上學,一家三口竟然你看我,我看你,平時忙,大家還沒什麼事,一旦閒下來,問題都出來了,最終孩子的父母離了婚,孩子歸他舅官,錢全歸了孩子的媽媽。
孩子的媽媽再哭再求,仍無法打動他舅官的心,最終還是分道揚鑣。
孩子的媽媽去了豫州打工,他舅官留在他自己的家鄉,給人開車,養著一個不上學不上班天天上網的女兒。至於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誰都不知道。
以上就是他舅官的故事。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073章 孃家婆家
在妻子的孃家,住一段時間,只要能和妻子相守,在鄉村裡生活也是很愜意的。德志心裡想,隨遇而安,生活就是這樣。在城市裡住久了,就產生厭煩心,不想呆在城裡,許多人搶著呼吸並不新鮮的空氣,享受鄉下靜謐的時光,是很好的。
妻子到了孃家才開心,在孃家挺著大肚子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炫耀,德志弄不懂妻子的想法,有時候還感覺到有些過分,三天兩頭往孃家跑,老是給交通部門做貢獻。
德志的丈母孃愛做飯,一般做飯洗碗都由她親自來做。老丈人愛吃餃子,也就親自做,當然先親自吃。在講衛生方面,岳父大人很注意細節,一般自己用自己的碗筷,不和大家混著用。其他人自便。
媳婦的孃家是移民村。以前村前有一條大河,河水從丹江水引下來,形成一條長長的水窪。有一條古驛道,連線大西北。從南郡到光華,這裡是必經之路。
二戰的時候,這裡是過日軍的地方。
自不必說當時戰爭的慘烈,單單是屠城,就夠受的了。除了屠城,再就是對村莊的毀滅。村莊消失了,人被蹂躪了,僅剩下這條河水,靜靜地流淌。鮮血染紅了河水,有名的黑水河變成了紅色的河。
大興水利建設的時候,這裡興建了水壩,將河水攔截,可以用來發電,也可以用來灌溉。水患成了水利,人們自然高興。
後來,這裡的村莊又恢復了生機,留存下來的人又繁衍生息,生生不息,人丁興旺。村裡的人留在村裡,不能到城裡。到城裡的惟一途徑就是當兵或者讀書。沒有捷徑可走。
當兵也要會當,會弄關係,將來遇到合適的機會,就有希望留在城裡。
年少時期,很重要的時期,在村裡寧靜地度過,倒也很愜意。畢竟,這裡的水,這裡的短松岡,這裡的高地和低溝,都是美麗的風景畫,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打工潮來了,年輕人紛紛外出,經過幾年的打拼,有的在外頭買了房子,不再回到安靜的村莊。有的在外謀生,租房過日子,倒也平安無事。
總之,村裡的人漸漸減少,城市的人逐步擴張。村落顯得冷清寂寥,城市變得浮躁繁華。德志渴慕能在鄉村居住,享受那份寧靜,可以修身養性,成為與世無爭的人。
在城市的教堂裡認識妻子的姐姐,然後才認識妻子,和妻子見面,就在黑水河的下游。當時的妻子從水裡上來,她剛參加完她女同學孩子的週歲慶典,她和德志約會在河邊,剛好,那慶典飯店在船上,吃飯在船上,德志去的時候,她才吃完,接到電話,就從船上下來。德志在岸上,看著拖著長辮子的女子從河裡上來,一眼就看中了。
以後的約會頻繁。不久二人就同居了。後來,結婚,再後來,妻子就懷孕了,二人還算恩愛。兩人雙雙回到妻子的孃家,怎麼說,也算讓村裡的留守人士知道一下,能讓岳父岳母開心好一陣兒。
岳父岳母身體康健,這一點讓德志很是開心,因為這省卻了一大筆的醫藥費。二老身體健康,跟人交往就恨開朗,左鄰右舍的有了煩惱事,都喜歡找岳母評評理。
都是岳母,卻有很大的不同。
白泉村的王全是的岳母,那剁菜的眼神低迷和遊移,帶著呆滯的表情,根本不會說話,也不知道怎麼和人打交道。衣衫襤褸的樣子,膽怯的表情,給德志留下很深的印象。
王的岳母和德志的岳母,竟然有這麼大的差別!除了命運的安排之外,還有什麼?
岳父當過十年兵,行動快,和同齡的老人想比,根本不像他那年齡。這就是人的差別。
在外見過世面的德志,比起四門不出的同齡人,還是要強許多。德志的同學,高中畢業無事可做,在家玩,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