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安插的過程了,就出現了不公平,在和她的親信交往過程,更感覺到很大的壓力。
比如,她所信賴的,哪怕做錯了事,她也遮蓋包庇,說上帝會饒恕人;她不信賴的,哪怕做對了事,她也要批評一通,劈頭蓋臉,不由分說,久而久之,她的身邊就沒有忠心的人,而是一些狡詐小人,諂媚之徒。
何會計只是完成任務,可能普通話說起來也拗口,不怎麼說話,只是到了目的港之後,她的話才多起來。
剛下船,就有當地的官員和書院校長助理在碼頭迎接,然後不做停留,立馬上了小船,向書院駛去。
在海上,有不少的三角石碓,德志心想,這些東西肯定是預防海嘯的,減緩水流的速度吧,免得對島上的居民造成財產和人身傷害。
直升飛機在海島上空巡邏。
小船是民間的,走在大海上,海浪起伏,還是有些危險,不過,船老大經驗豐富,一看,還是女的,面板曬得黑,猛一看,還以為是男的。
船攏了岸,他們用方言交談,奇怪的是,德志竟然聽懂了,原來,他們交換了電話號碼,等要用船的時候,提前半小時打電話,因為船過來需要二十分鐘。
上了岸,先走平路,然後開始爬山,德志看到送他們上島的船離開碼頭,回去了。德志看看碼頭周圍,連一條船都沒有,看來,這個地方是與世隔絕的地方,關了人在島上或者放養一些牛羊在島上,恐怕不用擔心逃跑。
春燕沒有嘔吐,顯然,她暈船還是停留在口頭階段。每走幾步就會發現在路邊有一個小屋,小屋下面,是一個塑膠容器,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春燕嘴快,明知道問何會計沒用,她不太會說普通話,只有問陪同的兩位先生,他倆已經給了德志名片,可惜,德志沒有名片,這名片,其實就是一種社交用的手段。大多數人都沒有保管名片的習慣,因此。收了很多名片,卻不知道放到哪裡去了。遇到事想起來了,就去找,結果總是翻了底朝天,也沒有結果。看來,紙質的名片已經過時,需要製作電子名片,隨時可以在網上查閱。
書院的校長助理顯然在內地跑過,懂得普通話,比隨行的官員還要厲害。港島的官方語言一般是英文。對於普通話沒有強制性規定。官員不太懂,但比何會計強,現在港島政府也要求學習普通話,但收效甚微,英文仍很流行,仍是官方語言。
助理解答了春燕的問題,說:“那是廁所。為了保護小島的島上自然環境,嚴禁隨地大小便。”
這倒是很新鮮,在內地。如果在山上走路,隨地大小便,非常常見,一點都不稀奇。因此。走在路上,要隨時注意有沒有“地雷”,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踩上。還有一些景區,有些地方。出現尿騷味,陣陣氣味襲人。令人頭暈。
走了一會兒,竟然汗流浹背,小島就像風景區,非常好,安靜,樹木也茂盛,還有流水,奇怪得很。這座山,在港島來說,非常珍貴,因為這座島和內地的距離最近。助理介紹說,這裡有內地的電話訊號,如果有內地電話,在這裡可以通話,但是,訊號有時候好,有時候不好,要分地段。
見到了校長,他在榕樹下等,先跟何會計握手,再和德志、春燕握手,最後和官員握手,和他的助理就不握手了。很奇怪,這和內地又不同,內地一般是先跟首長握手,再和平民,一些不重要的角色,都不握手,這校長難道想逆天嗎?
後來德志想明白了,因為港島高度自治,不存在政府過度干涉,校長辦學,政府又不拿錢,這是民間機構自費幫助有不良行為的青少年,矯正他們的錯誤行為,使他們走正路。
從繁華的鬧市,到寧靜的小島,的確有些不適應,喜歡打遊戲徹夜不歸的、喜歡吃搖頭丸的、喜歡打架的等等一些叛逆的青少年,被安排到這座孤島上,顯然很不適應。
不知道校長用什麼方法來做到的,不僅矯正青少年的錯誤,還培訓了青少年,讓青少年健康成長,不至於影響自己一生,讓孩子的父母也放心呢?
帶著疑問,校長一路走,一路介紹,他會說普通話,為了內地來的德志和春燕,校長講著生硬的普通話,讓大家都感到新鮮,而男校長穿的也比較新潮,跟年輕人喜歡的顏色接近,德志突然想到,這可能是拉近和青少年距離的最好的方法。
一般來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校長懂得青少年的心理,儘量和青少年保持一致,這樣才能讓青少年不感到陌生和害怕。
留下了第一印象,是美好的,然後再進一步交流。
校長瘦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