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有些工作有的人不喜歡,但是,還在堅持做,那一定是信仰的力量在支撐。當然,如果有人喜歡目前的工作,達到自己的理想,那也好。如月圓月缺,此事古難全,總有不完美的時候,德志就相信這個理。
在自己的房間做自己的事,不喜歡別人來干擾,這是德志的個性。而尹懋,習慣了當老大,總愛管一些弟弟妹妹的事。
德志,似乎就成了他的一個弟弟,這樣,他的行動就受到了限制,總也沒辦法來擺脫這種束縛,只有到了縣城,兩人在不同的空間,才有不同的自由。
在縣城呆了一天,德志和尹懋就去了龍埡村。龍埡村的支書比村主任年輕。據說,村主任以前是支書,因年紀大了,就讓出支書的位置,讓給了年輕人。
年輕的村支書比村主任要稚嫩得多,但是,德志根本不喜歡這個村支書,雖然,他很喜歡跟德志說話,也可能是看到德志是來自有錢的機構。自從上次到了龍埡村和村文書的一夜情之後,德志就不敢再見到村文書了。田文書的出現,會將德志的心打亂。
越怕的事,越會出現。田文書還是出現了。田文書的強悍如傳說中的穆桂英。
德志見了她,臉一紅,田文書說:“哎呀,這不是姚先生麼?”
德志訕笑著說:“哦。是的。”
田文書對尹懋說:“您是。。。。。。?”
尹懋說:“我叫尹懋,是姚先生一個機構的。”
村支書連忙介紹說:“這是尹先生,是協助姚先生工作的。”
田文書大方地伸出手說:“歡迎歡迎!辛苦了,到我們這裡很不容易吧?!”
尹懋說:“是啊。”
村主任說:“好的,大家辛苦了。中午,到餐館吃頓便飯吧。”
德志不吭聲。村主任問:“姚先生是不是不舒服?”
德志趕緊搖搖頭,說:“沒有,沒有。”
田文書接過話頭說:“姚先生是來檢查專案的吧?不如我們先去看看。”
德志點點頭。尹懋說:“謝謝!我們正想去看看呢。”
村主任說:“好吧,你們去看吧。我老了,爬山有點困難,剛好要幫村民辦一點事。你們年輕人去吧。村支書想去也去吧。”
村支書說:“我還要去鎮裡開會,小田,你就辛苦一下啊。”
田文書說:“不辛苦。我來陪二位先生,你們各自忙去吧。”
村支書和村主任笑著,和姚德志和尹懋握握手,然後就走了。
姚德志和尹懋由田文書陪同,前往工地。
工地就在村委會後面的山坡上。
那裡是村民所用的地。由當地房地產開發商佔用,用來建水池。當然,籤協議是由村裡和農戶來做。承包協議,是由村裡和開發商來做。這項工程,實際是由村裡分別和村民、承包商來籤協議來做。
其中的過程,無人知曉,至於三方是否同意,但最後以協議為準。看來,村主任和村支書費了很多力。
完成這個專案,必須要有相當多的人來支援,否則不會這麼順利。
事實上,德志和尹懋上山之後看到的水池已經完工,水池上方是一層土壤覆蓋,還種了一些花草,長勢挺好。
紀念碑建在水池下方,改變了以前的初衷。以前,村支書決定將紀念碑放在村村務公告牆的旁邊,這樣,在國道邊上,來來去去的人都可以看到。
機構要求樹碑,但是石碑的尺寸和樣式,讓人看了容易產生誤解。
德志明確告知這個尺寸。但是村支書表面上同意,實際上遲遲不動,德志著急,就找到了以前做碑的人。
剛好餘哥也要做兩個紀念碑,一個為魏村,另一個為魏村的鄰村坪村,加上龍埡村的石碑,一共三個,在一起做,算批發價,便宜一些。
弄好這個後,德志就和村支書聯絡,讓其不要再聯絡雕刻飲水專案紀念碑了。村支書說:“不好意思啊!我還沒聯絡呢,我太忙了,想讓田文書去聯絡做碑呢,她也很忙,一直沒有機會去聯絡。”
德志說:“不用道歉,沒事沒事。我們已經聯絡好了,等做好之後,送到村裡,希望你們負責將石碑樹立好,另外,就是要選好樹碑的地址。”
這碑現在已經在這裡了,碑文還是照舊,沿襲了以前縣民委主任的文風。簡單扼要,把問題說清即可。
將石碑拍照後,德志又將水管和閘閥都拍了照。在埋設水管的時候,德志曾來過龍埡村,現場拍照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