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薩爾貢的霸業已成,伊南娜也如願以償,上升成為了蘇美爾最重要的女神。
然而,暫時的成功並不能保證千秋萬代的基業,由此事引發的諸神紛爭也將在並不遙遠的未來拉開序幕。
薩爾貢的出現真正地改變了歷史。他將一個依附於蘇美爾人的民族分離出來,使他們凌駕於一個比他們更先進的種族之上。
是他塑造了阿卡德民族,將他們之前不敢想象的光榮和夢想變成了現實。
以阿卡德城(Agade,意為“統一”)為中心,整個南美索不達米亞建立起了強大的阿卡德帝國,阿卡德語取代了蘇美爾語成為了官方語言。
這是一個集權君主制的國家,蘇美爾城邦時代宣告結束,蘇美爾-阿卡德時代開始。
這位立國者的姓名已經遺失,他將自己稱為舍魯-金(Sharru-Kin),意為“真正的王”。
“薩爾貢”是“舍魯金”的希伯來語的轉寫,這個念法並不準確,但是更加廣為人知。
如今,盧伽爾扎吉西的一名美貌愛妾被攬入了薩爾貢的懷中,薩爾貢給她起名為“塔什魯爾圖”,阿卡德語的意思是“我的寵兒”。
像她這樣的女子在薩爾貢的宮廷裡還有很多,她們都曾是蘇美爾君王們的王后或愛妾。
這樣的征服方式的確給人以非同一般的暢快感。
蘇美爾幾千年來積累的財富堆積起阿卡德的繁華,然而薩爾貢的野心不會止步於此。
他在位期間一直致力於鞏固國內統治和對外擴張,(疑似)為此組建了世界史上第一支常備軍,進行了多次侵略擴張的戰爭。
他征服了波斯灣沿岸的海國,拿下了商業重地提爾蒙,控制了通往印度河文明的商貿路徑。
向東,他進軍了和蘇美爾一樣古老的“神之國”埃蘭。
埃蘭地域廣大,群山環繞,位於河谷的蘇薩是她的首都。
然而伊朗高原的山地實在是複雜廣袤,完全征服它是不可能的。
薩爾貢攻取蘇薩後,將埃蘭變成了他的屬國,並在那裡設定了商貿和工匠的殖民地,然後就退兵了。
阿卡德北部的蘇巴爾圖也和埃蘭一樣,雖然名義上是阿卡德的屬國,但仍然保持著半獨立的狀態。
這些都只是操練而已。
盧伽爾扎吉西向兩河中上游的征服為薩爾貢指引了方向,那也是伊南娜女神所向往的征途。
她已經不滿足於成為蘇美爾地區的女王,“西土神國”是所有神只垂涎的地方,那裡有通往神國的階梯,也是伊南娜嚮往的地方。
現在他們有了涅伽爾的支援,向兩河中、上游擴張已經不是夢想。
從庫德開始,往西北到馬裡、哈蘭、埃布拉,敘利亞東部和中部地區都是涅伽爾的勢力範圍。
但,祂只是當地的主神之一。
整個敘利亞地區最重要的主神是大袞——恩利爾的弟弟,安神在地球上最重要的兒子之一。
大袞之後排第二位的,就是祂的兒子巴爾-哈達德(迦南語),阿卡德語中的“阿達德”,蘇美爾人口中的“伊什庫爾”。
巴爾雖然年輕,可不是一個好說話的神。對於西土主權這種要了命的事情,連在年輕神中經常和祂並列的涅伽爾都不給面子。
所以當薩爾貢一路向北沿底格里斯河征戰,奪取了圖圖爾這座城市之後,他由涅伽爾引薦,拜倒在了大袞神的腳下。
根據薩爾貢銘文所述,大袞把敘利亞北部的地區給了他,包括馬裡,伊阿穆圖,埃布拉,雪松林和銀山(小亞細亞南部的托羅斯山脈)。
薩爾貢的確在上述地區採取過一系列軍事行動,也一度戰勝過強大的古國埃布拉,但是他絕對不可能得到雪松山。
薩爾貢只是謹慎地繞過那個神國聖地,達到了地中海沿岸,讓士兵們在上海域清洗了武器,以此宣告“從上海域到下海域都是他的領地”。
薩爾貢也不會在銘文中提到他是如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在西土各位大神的神廟裡祭拜,得到每一步具體的指示後,才敢進行下一步行動。
他在《戰鬥之王》等數篇記錄自己戰功的銘文中,多次出現“我向力量之王阿達德宣誓”、“阿達德賜予我力量”、“阿達德的勝利”等語句,提及阿達德的次數比“伊師塔,戰鬥的女主人”多得多。
不過,一次次的遠征的確讓薩爾貢充分認識了西土世界,拓展了他的雄心,也使伊南娜又完成了一次擴張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