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鳥會撥出最後一口氣,然後悄然死去,此時從它的身體裡將飛出一隻新的不死鳥,同樣擁有五百年的生命。
等這只不死鳥長大到有足夠的力量時,就會把父母的巢從樹上升起,銜往埃及的赫利奧波利斯城,放在太陽廟裡。這個巢是它的搖籃,同時也是它父母的墳墓。
所以鳳凰(貝努鳥)在西方有“不死鳥”、“長生鳥”的美譽,是“不朽”和“再生”的象徵。
印度也有一種神鳥,每500年會銜木自焚而死,然後在火焰中涅盤重生。
這裡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鳳凰傳說”的傳播線路,從埃及和兩河發端,經過印度,到達中國(指佛教傳播時期),然後是俄羅斯(火鳥Firebird)和日本(ほうおう)。
不僅如此,美洲的葉爾(Yel)、阿拉伯的安卡(Anka),這些神鳥都有死而復生的特點,並且同太陽有著密切的關係。
中國的鳳凰傳說則非常古老,脫胎於東夷族崇拜的三足烏、鸞鳥、鳳鳥等神鳥。
《山海經》雲:“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
《小學紺珠》認為鳳凰有五種:“五色而赤者鳳,青者鸞,白者鴻鵠……”
傳說帝俊與一對相對而舞的“五彩鳥”交友,這裡的五彩鳥很可能就是鳳凰。
湖南高廟文化遺址出土了一件白陶罐,上有兩隻飛翔的鳳凰神鳥,距今有7400年曆史,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古老的鳳凰圖案,可能和帝俊神話有關。
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了“雙鳥朝陽紋象牙碟形器”,器物兩側各有一隻展翅欲飛的鳳鳥,擁戴著太陽;四川金沙的“太陽神鳥”金飾也是四隻神鳥圍繞太陽飛翔,這些文物都明顯反映出鳳凰和太陽崇拜的關係。
帝俊神話來自中國的最東邊,然而與最西邊的崑崙神話總是脫不開關係,王母的使者“青鳥”實際上就是三足烏,大羿又跑去找西王母求不死藥。
於是透過“太陽神鳥”,王朋在地球上畫了一個閉合的神話大圈,連他自己都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