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還債?”金大說。
“啊?”鄧山訝然說:“你不是說,靠你就好?”
“不行啦,至少你要來得及反應,調整不同的勁力。”金大說:“高階以後,哪有時間和你用喊的?”
“這樣嗎?”鄧山皺眉說。
金大接著說:“而且喔,如果還要參加另一種比賽,那內息也要很高才行。所以。。。。”
“誰說我要參加另一種?”鄧山跳起來說:“他們有沒說缺人。”
“只是說如果啦,”金大說:“就算只比一種,內氣太差也是不行。我思考了許久,才想出這辦法,可以突破你先天上的問題。”
“因為很不好解釋嘛,”金大說:“不然現在來試試。。。。回房躺下,全身放鬆。”
“人家練氣功不是都打坐的?”鄧山說。
“我看你,開始囉嗦了吧,”金大說:“就跟你說方法不同。”
“呃。。。”鄧山只好回到房中,在床上平躺。
躺了片刻,鄧山發現自己全身似乎越來越暖,渾身都有點發熱的感覺。這讓他想起當初金大將內息灌入丹田的事情,當時也是讓丹田這般暖和的一瞬間,之後金大急引了一股能量灌入,可是那時丹田的暖氣可比這時全身的暖意感覺明顯多了。
“你既然醒著,可以從丹田運使內氣出來,提高我的效率。”金大說:“不過內氣的性質,那四種都不適合,你心中將內氣揣想為一池平靜的水面,正隨著水面上往外散開的漣漪而緩緩擺動,這個觀念之法是‘波’勁。”
“我可以說話嗎?”鄧山問。
“可以,”金大說:“只要保持內氣的穩定就好,反正其他的事情都是我在忙。”
“喔,”鄧山說:“我覺得全身都是暖暖的。”
“我解釋給你聽,”金大說:“因為我正在同時開闢你全身數千個對外孔穴,分別養氣,累積到一定程度,他們會開始自行打通筋脈;筋脈暢通後,我們才開始聯絡各種不同狀態下,最適合的內氣執行方式。整個過程與傳統的方式完全相反。”
“完全相反?”鄧山問。
“這是我想出來的,針對你的辦法。”金大說:“有我幫助,你不用從打坐發呆、集氣拓脈練起,你只要輕輕鬆鬆地躺著承受就好,這可是千倍的效率啊!”
“什麼意思?”鄧山聽不懂。
“反正你也不明白正常練內息的方法,也不用搞懂差別在哪邊了。”金大說:“我現在這種做法好處多多,只是沒人能用。”
“呃,沒人能用?”鄧山說:“你說的話真讓人聽不懂。”
“總而言之,是因為我天才啦!哈哈哈。”金大發現解釋起來太麻煩,決定耍賴。
鄧山哼了一聲,不理他了。
鄧山不明白,正常的養氣之法,是於某一穴竅存想、凝氣、養氣,並藉以打通經脈與其他穴竅;但單一穴竅內氣含量有限,以之貫通經脈,須日積月累,一步步突破與增長,若冒進而走岔經脈,十分兇險。金大的方式確實全身穴竅同時養氣,當穴竅內氣積到一個程度,全身經脈 自然依序貫通。
若前一個方法,是涓滴之水累積成流;金大的方式,則是養百千水澤泛成汪洋,在將之疏導歸流。若以貫通全身經脈為目的,兩者效率自是天壤之別。
之所以其他人無法如此修煉,是因為養氣之時,心神務須純一專注,不可能同時存想全身經脈穴竅;但擁有意識的金大卻可吸納能量,灌入鄧山全身穴竅,以外力幫他拓展穴竅,鄧山只需要保持心神沉靜即可,睡覺都可以持續修煉。普天之下與人合體的金靈,恐怕也只有金大維持意識,自然只有鄧山能以此法修煉。
“這方法呢。。。。。。”金大剛剛懶得解釋,但是鄧山安靜下來,他反而不甘寂寞了,拉長尾音說“其實也不是沒有確定。”
“喔?”鄧山說:“既然這麼高效率,有點缺點其實不意外。”
“什麼什麼!”金大說:“我是客氣,其實沒有缺點。”
“什麼呀!”鄧山好笑地說:“又胡說了”
“我解釋給你聽,”金大說:“缺點是,因為修煉的方式並非藉著逐步突破經脈而練,所以沒有川海之別,也沒有氣海與穴竅的大小之分,在鼓氣而出發勁時,是全身穴竅同步輸出,就不像傳統練法,有經脈流轉、固態累積的效果。”
“喔,”鄧山明白金大其實很想說,只因為自己不懂得太多,他說說又嫌麻煩,鄧山不管自己不懂的部分,只應和地說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