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每一個被接收的人都必須“有事可做”。
尼斯領空缺的工作有限,因此大多數難民中的壯勞力,都被編起來修路、建房、開挖鐵礦。他們的報酬是一日三餐,和數量極少的金錢。
目前抵達尼斯領的難民,大多是來自庫克王國東南邊境,這些地方因為靠近威尼斯城邦聯盟,商業與手工業發達。這些難民中除了自耕農之外,也有不少是來自城鎮裡的工匠和學徒。
對於這些工匠和學徒,胡季允許他們自己開辦手工作坊,甚至還提供小額的資助貸款,這也吸納了相當多的難民。
有一小部分壯勞力,則被安置在胡季新建的造紙作坊中。這是胡季力排眾議建造的──對於用一些碎布、麥稈還有樹皮,就能做出替代蘆紙草的東西,除了月光外幾乎無人相信。
安置難民的工作極為繁瑣,而且花費巨大。
胡季的貪財是出了名的,但在救人時卻毫不吝嗇,金錢流水般花了出去,讓卡耐基心痛無比。胡季也心痛,這些錢可是他絞盡腦汁才賺來的。
自從來尤諾班以來,最初起家靠的是運氣帶來的星星石,但從製造絲綢開始,一直到燒瓷、製茶,每一份產業都凝聚著他的心血。但他深知,自己面對太多的危險和敵人,而能夠依靠的力量卻相當弱小。
金錢花出去自然有回報,首先就是胡季的聲望直線上升──
以前別人提起他時,總是冠以“絲綢伯爵”或“茶葉伯爵”的稱呼,這多少有些輕蔑和瞧不起的意思在裡面。
但現在,“慈悲者尼斯伯爵”的稱號不脛而走,即使那些血統高貴、年代久遠的庫克貴族,談起胡季時也不得不帶上幾分敬意。
而好的名聲會招徠不少有才能的人。流浪的戰士,傭兵,失敗的商人,不得志的低階官吏,破產的工匠,紛紛混雜在難民中奔往尼斯。
一位滿懷希望趕往尼斯的商人,在家書中甚至寫道:尼斯領現在成了眾神樂園的代稱,“慈悲者尼斯伯爵”似乎在用美麗的絲綢,編織著一個神奇的夢境。
第二個好處,就是胡季有了搪塞路易國王的藉口。
數萬難民湧入尼斯領,這背後本身就有鄰近領主與路易國王的影子,甚至可以說,這就是他們慫恿的結果。
胡季藉口要安置這些難民,拒絕往伊戈爾聯邦派遣更多計程車兵,也拒絕了路易國王要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