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的土地,開刨!
左居正可不知高長松在做什麼,好奇地湊上來道:“你在做什麼,十二郎?”說完後還接過高玉蘭手上的小樹枝,一點一點陪著高長松挑土。
高長松無力吐槽,哎,人家玉蘭只是在玩土,你這麼大人了,當然要拿鋤頭或釘耙陪自己一塊刨啊。
他說:“我欲把穿破的鞋埋在院落中,相傳,如此家中就會出印綬之子。”也就是當大官的兒子。
左居正聽後作不解狀:“可家家戶戶如此,不就都會出印綬之子?”也沒見著啊!“十二郎家是商戶,理應幾代不考科舉。”
高長松無奈道:“這只是種說法,美好的寓意象徵對後代,對新一年的期待。”左居正聽後才乖乖“哦”了一聲,接著給他挖土了。
之後他們又燒了舊掃帚,這象徵新一年糧倉不虛,又給家中阿耶阿孃列祖列宗上了香。
高長松悄悄開啟慧眼,今日非七月十五,列祖列宗都沒坐堂上,可那由商城換購來的仙香滅得格外快,想來他們的思念與對新年的期待,都借這幾柱香傳給了耶孃。
午間少有人家開火,高長松也沒做硬菜,只給些包糖餡的餅,讓仨妹墊吧墊吧,她們可喜歡糖餅了。
這年頭糖是稀缺物資,舔上一口,能甜一整年。
下午高長松被喊去跳儺舞,這舞跳得有些早,天還沒黑透,等天真黑了,家家戶戶郎君都趕著回去用熱飯,把酒言歡,就沒心思跳了。
主儺舞的高祥齡跳得戰戰兢兢,高長松看他小腿肚子都在打抖,好在還是勉強把儺舞跳了下來,隔壁的大娘感嘆:“這儺舞,還數十二郎跳得最好,白白嫩嫩的,像天上的仙童。”
高長松回憶了一下,確實,在高老莊的孩子中,就數他最早熟,最像老學究,平日在鎮上讀書被夫子叫上去次數多了,練大膽子一點兒都不怕在人面前表現的,再加上他做事有條理,一板一眼,儺舞也跳出股奇妙的韻律,相較之下高祥齡都沒踩在鼓點上,鼓聲也一聲重,一聲淺,就是孩童的平均水平。
當然了,無論是跳儺舞也好,還是他們伴舞也好,都是慶祝的一種方式,是不會真比高下的。
跳完後,篝火還不曾滅,就見高澈捧著一大把竹竿,屁顛屁顛地跑過來,他身後呼啦啦追著一群小孩,看他直歡呼。
高香蘭跟高玉蘭都躍躍欲試,高長松見年紀最小的高翠蘭也眼前一郎,抱著驩頭就要跑,趕緊眼疾手快將她一把撈住,塞進陳子航懷裡。
陳子航的社恐不見得好,此時出家門,又披上了自己的毛氈,連一雙手都不露在外面,遠看像行走的草垛。
他這模樣高老莊上人也不是頭一回看,都沒大驚小怪。
其實他們接受力不錯,想《西遊記》中的高太公知道自己招來妖怪女婿,也沒尋死覓活啊,成日與精怪毗鄰,人們的神經也得到了鍛鍊,對奇異的人或事都寬容了許多。
為什麼高長松不讓高翠蘭去呢,原因很簡單,高香蘭她們在玩火。
這玩火是字面上的意思,小學課本上有這樣一句古詩“爆竹聲中一歲除”。現代人說爆竹,多半想是鞭炮、擦炮一類的小玩意,可在唐代,這就是爆開的竹子、竹竿,因此也有人將其稱為“爆竿”。
一根根竹子扔進篝火中,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小孩子看後興奮極了,接二連三發出怪叫聲,行過冠禮後的郎君也夠無聊的,跟著拍手叫好的不佔少數。
高長松本不覺得有趣,看左居正都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竹竿往火裡丟,隨後如臨大敵地跑開,也絕被帶動了,去問高澈要竹管往裡扔。
……
傍晚時,各人收拾好往家去,高長松家今晚的飯食尤為豐盛,有雞、有魚、有羊、還有豬,他在西邊的灶臺上忙活,高玉蘭她們則在院子裡玩。
剛才輪著炸點爆珠根本滿足不了他們,高香蘭跟高玉蘭都意猶未盡,高澈注意到這點,臨走時給她倆塞了兩小捆幹竹子,任她們回家後再玩。
左居正與陳子航知道她們的意圖,都在一旁看著,只見高香蘭跟高玉蘭也不去灶上引火,後者拿爆竹,用竹枝在鬆軟的土地上扒拉。
左居正看著,竟然“咦”了一聲,原來,她竟在用竹枝劃聚火陣。
竹為四君子之一,而在道教中,它被賦予了新的概念,被認為是道的物化象徵。
《道德經》中有一段話,說:“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這裡的“橐籥”指的是竹管類樂器,這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