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種田指南 第213節(2 / 3)

小說:大唐種田指南 作者:浮雲素

若真因我之緣故,受到傷害,那真是永世不得洗脫的罪孽。”

高長松:啊這……

他旋風搖頭道:“不至於不至於。”

白衣秀士垂淚著從寬袖中掏出一禮盒:“我也沒什麼可描補的,只望十二郎能收下我這小小禮物,不為其他,只為自己心安罷了。”

高長松哪知自己在白衣秀士心中地位如此之高,正蒙圈呢,見他抽開禮盒的一面木板,向他展示其中內容。

是一條皺巴巴、黑濛濛的……額,長筒襪?

好在白衣秀士解釋道:“此乃蛇蛻,我千年時所脫,可入藥、堪煉製法器,還望十二郎收下。”

高長松擺手:“不必如此,我聽聞蛇族喜用自身蛇蛻煉本命法器,這麼貴重的禮物,我不能收,還是您自個留著吧。”

“不不不不不,你留著。”

“你留著吧。”

“你吧。”

“你……”

簡長左看看右看看,頭都快搖成撥浪鼓了,萬般推拒之下,高長松還是收下蛇蛻。

白衣秀士這才長舒一口氣。

簡長送給高長松的是另一份大禮,他是天清寺的招牌和尚,擅長舞文弄墨,在跟住持通報過後,他代表天清寺,送給高長松一份訂單。

“大量訂購竹紙?”高長松聞言一愣。

簡長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正是如此。”他還解釋道,“竹紙紙張堅韌、表面細滑,又有珞珈之意,其香悠遠,急具禪味。”

又說:“聽聞紙坊中又兼賣文房四寶,我寺可一併置辦。”

高長松:“啊……”

說白了,就是讓他成為天清寺的獨家紙張供應商,經營得好供應範圍還會進一步擴大。

這可不是小生意,這年頭的寺廟哪家不是經書萬卷,他們耗紙比書院有過之無不及。

為應對和尚抄經,當世的紙業中還專門開闢中藏經紙這一種類,其特點是防蛀功能。

在這人力不值錢的古代,高長松做竹紙真不怎麼費錢,基本淨賺。

也難怪古代最值錢的是壟斷性技術了。

*

簡長的訂單令高長松對新造紙坊更上心,吃完齋飯後專門拐到寺內資聖門處。

大相國寺這文化氣氛比較濃厚,每逢集市,資聖門前擺的全是各種書籍、珍玩、字畫,後廊一帶則是各種占卜以及畫人物肖像的攤子。

文具產業草創期,高長松當然也要去集市嘎鬧嘛,一大清早,店中夥計便帶各色彩箋往大相國寺去,摩拳擦掌言說要佔個好攤位。

高長松不置可否。

簡長對紙箋研究不可謂不深入,他本以為高長松對紙張的研究不比他少,卻發現此人是技術型選手,只懂改良,不知其悠長的歷史,對文人墨客間的流行產品也不很瞭解,頓時感到自己有用武之地,侃侃而談起來:

“紙張之材,因地制宜,譬如蜀中多以麻為紙,北土以桑皮為紙,剡溪以藤為紙……”簡長笑道,“這是唐人的紙張取用之法。”

高長松來了興趣,此時他們已走進資聖門,這與大殿左右迴廊又是完全不同的模樣,先前他們從大殿而出,經過一道長廊,那簡直就是女子的天下,寺院的尼姑們分坐在左右,面前鋪席,席子上有絨花、珍珠、翡翠、頭飾……還有些更聰明的,扯一塊足以遮天蔽日的幕布,將小飾品鱗次櫛比地懸掛在幕布上,讓人目不暇接。

資聖門內卻不相同,聽著簡長娓娓道來的解說,眼前風景位置一變,初映入眼簾的是一副等身高的美人影象,高長松略有些詫異,他還以為山水畫會更多呢。

仔細看,卻發現那是給人畫肖像的攤子。

正對面則是一家書店,什麼裝幀本都有,還有淡黃色的佛經卷。

簡長看了眼佛經卷,隨即話鋒一轉道:“這是用金粟箋寫的佛經,普適性很強,承天寺設定專門紙坊,就為產金粟箋來抄寫大藏經。”

高長松眯著眼睛說:“這色澤並非皮紙所有,莫非編入了蠶絲?”

簡長說:“不僅如此,這紙色黃,是黃櫱汁浸泡後帶來的,不說其他,對佛經紙來說最重要的是儲存長久,不畏懼蟲蛀。”

走著走著,終於來到高長松的攤位,正如他想得一樣,雄心壯志的夥計搶不過大相國寺的老油條。

他這名夥計叫做梁錦雲,家住在馬行街。

開業前,高長松去找僱傭人力的行老,行老給他推薦了梁錦雲。

他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