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玩了一整個下午,臨近傍晚的時候,李家眾人和祭拜完的吳巧蘭母女才往長安城裡回。 晚食吃的仍舊是寒食,不過加了早前就買來的點心和炸果兒。 小孩子哪裡會管外界的紛擾,吃過晚食後,露珠兒就開始打呵欠了,李三娘順勢抱著她就回了屋。 李大兄終於找到時間,去李父李母屋子裡把李大郎為何身有殺伐之氣的事兒說了。 “一進去就有比鬥,他是打小兒就熬打的身子骨兒,武藝是其舅舅們都用心教了的,倒是在比鬥裡頭出彩入了他上官的眼。 過後,就跟著去做了兩回追蹤聖殿門的差事,那般兇險的亡命之徒,必然是見了血的。 聽大郎的意思,該是這次去往突厥的戰場,應是也會被叫到前方去。” 李大兄看著李母握緊的拳頭,明白李母這是擔心呢。 “阿孃,這兒郎的前程自是要自己個兒去奔的。 他自小就習武,為的不就是出人頭地的一天? 不吃苦,不風雨裡走過,哪裡能行?” 李父的認知倒是更現實些,李父先是回頭看了老妻一眼,又伸出手拍了拍李母的手,才對著李大兄說:“那回頭就叫三娘給大郎備些藥吧。 咱們能做的也就是這些了,先不說前程什麼的,只要能平平安安的就好。” 第二日的清明,照舊現實一家子祭拜了先人後,一塊兒吃了寒食。 “明兒個我就要回軍營了,想著下次歸家少說也得半年之後了,就想著帶著他們出去耍耍。 我知今兒個街上人多,必是會注意著些的。” 李家也不是那等拘著孩子就得在家的人家,自是同意了的。 李母還抬手給了李大郎一個荷包,讓他帶著弟妹買些零嘴兒。 李三娘不放心露珠兒,自是要跟著去的,想了想,又叫上了寶丫和自己的大弟子宋茯苓,既然宋茯苓都叫了,十九和秋香必是要跟著一塊兒去的,那就連住在後街的鈴蘭也一塊兒叫上了。 鈴蘭把平安交給了李大嫂,就跟著李三娘他們一塊兒上了馬車,上了車,就稀罕上了露珠兒,抱著露珠兒一直逗趣兒。 可這馬車出了長壽坊,上了道兒後,就發覺出不少行人和車馬都往外城趕去。 李二郎機靈,就到路邊兒的茶館花了幾個銅板問了幾句。 “小姑、大兄,說是今兒個在城外的忠烈祠裡,聖人回去祭奠上香,他們都是想要跟著去城外一睹這樁事兒的。” 李三娘猛然想起了萬壽節時在朱雀大街見過武帝的那一次來。(第212章) 右手撫上左胸口,感覺到心臟的跳動,李三娘心裡突然就有了一股子衝動,我要去見武帝大大! “咱們能去麼?”李三娘看向車窗外的李大郎、李二郎,以及和她一起坐在馬車裡的吳巧蘭和鈴蘭來。 李大郎見眾人沒有反駁,就笑了笑說:“我正愁去西市耍的話,也沒什麼新意了。 那咱們就去城外瞧瞧,我也是從沒見過這般大場面的。” 等馬車慢悠悠的趕到城郊的時候,李三娘就有些後悔了。 因為城外的人太多了,官道上行滿了車馬,更有一些不捨得坐車的,就是步行在道路兩旁的人也往忠烈祠那邊兒去呢。 等到了去往忠烈祠的主路上,在大門處就有兵士攔了道兒了。 待得李二郎上前去打聽過,“想去看黎民太多了,說是怕出事兒,不讓太多人過去看了。 若實在想進去,得拿了戶籍貼,驗過正身後,才能進去。” 這除了之前出事兒的時候,會隨身攜帶戶籍貼來好出入坊門、城門,今兒個誰又能想得起來? 再說了,李三娘他們本就是臨時起意來忠烈祠這邊的,就更不可能帶著戶籍貼出行了。 “那就算了,咱們往回走吧,要不西市也別去,咱們就回坊裡逛逛就是了。” 而李三娘他們正想掉頭就走的時候,忽然從忠烈祠那邊就傳來了嘹亮的聲響。 “凡敢稱兵者,皆斬!萬勝!” “想必是聖人帶著兵士前去祭拜發出的動靜。” 李二郎往忠烈祠裡頭看,對著李三娘他們這般說。 李二郎看著看著,就見兵士攔人那處竟是有了些波瀾。 “是崔武家的吧?唉,這家子慘啊。” “這位兄長,他家如何啊?怎的就慘了?” “嗐,你是在長安內城裡住的吧?” “讓兄長說著了,我住在東城安善坊,我家是賣餅的,這餅兄長拿去嚐嚐滋味如何?” 說著,這男子就把一張用油脂裹著的餅遞了過去。 另一男子推脫了一番,才收了下去。 收了人家的餅,這男子也就開啟了話匣子:“唉,崔家著實慘。 崔家是十里坡那邊的大山村的,崔武他阿翁是太宗皇帝時候就跟著打仗的,後來戰死了。 到了高宗的時候,高昌叛亂(今吐魯番),崔武其父就上了戰場,也是戰死。 如此到了聖人這時候,前年,崔武跟著去打了突厥,也沒回得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