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官員隊伍,以自己一身全力阻擋趙匡胤統一諸國。
這個想法比稱霸武林還要不靠譜,想來想去,還是先幫著張全約找到鑰匙,破了趙匡胤的陰謀再說。想到趙匡胤,蕭漢馬上想起自己以前讀過的一本介紹宋朝的書,腦中閃過一個念頭,自己答應了張全約,便意味著和趙氏做對,以後趙氏代周,開啟統一模式,而自己又把他派駐南唐的探子全部抓了,不要自己的命才怪。以南唐李景和李煜父子的軟蛋樣子,肯定會把自己交出去當祭品。這就是說,自己一旦上了賊船,只有一條道走到黑,只能選擇和趙氏做對。
一旦想明白,蕭漢的頭腦立刻清醒,嘿嘿一樂,對張全約道:“張刺史可聽說過淮南之戰?”張全約立刻變了臉色,忽地站了起來,兩眼直視蕭漢道:“你說這個做什麼?”蕭漢想了一下,接著道:“如果我所記不錯的話,張大人好像參加過淮南之戰。”張全約不知道他想說什麼,只是定定地看著他。
蕭漢頓了一下,接著道:“自從北周代漢而來,我大唐節節敗退,那柴榮本要滅我江南,所幸我們有長江天險,北人不善水戰,才得以存留至今。大周長年征戰,戰將如雲,軍兵如虎,先是奪取了西蜀秦鳳階成四州,然後轉而攻取我江北十四州。國主闇弱,任命非人,致使連戰皆北,淮南全線潰敗,連揚州都被大周奪去,直接威脅我金陵城安全。”
張全約哪會想到蕭漢突然說出這番話來,立時變了臉色,心跳不已,那段歷史他是見證人,更是直接參與了淮南之戰。蕭漢看了他幾眼,繼續道:“現在國主籌劃著遷都避讓,一味的軟弱換來的只是大周的囂張無禮。世上從沒有讓出來的和平,只有打出來的安寧。”這句話頗為有理,張全約連連點頭,看蕭漢的臉色都變了。
蕭漢很滿意自己的表現,接著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國主喜歡什麼,他喜歡風花雪月,喜歡填詞做賦,卻不喜歡秣馬厲兵,不喜歡金戈鐵馬,一味縮在皇宮內院,寵幸著一幫無骨文人,寫些無病呻吟的詞賦,就如把頭埋在沙中的駝鳥,一味相信自己是安全的,殊不知屁股後面早就有無數支冷冰冰的箭瞄準了它。”
張全約皺眉道“駝鳥是什麼東西?”蕭漢一愣,差點笑出聲來,這個時代哪有駝鳥這種東西,他們這些古人自然沒見過,自己說得興起,用駝鳥做比喻,他當然理解不了。
蕭漢笑道:“駝鳥是傳說中的一種鳥,它在遇到危險時不是緊急逃命,而是把頭埋到沙子之中,自以為安全。”張全約點頭道:“原來如此。”對蕭漢的佩服更加一分,直覺得他知識淵博,見識不凡。
蕭漢咳嗽一聲道:“現在天下頗為不妙,那趙氏兄弟二人頗有大志,手下還有一出謀劃策的趙普,一班兇悍異常的大將,數十萬悍不畏死計程車兵,你們想一下,如果你是他,你要怎麼辦?”張全約忍不住道:“代周,然後一統天下?”此言一出,他的臉立時白了。
張全約越想越是心驚,蕭漢說得這些他心中隱隱也有預感,為此還專程寫了奏摺呈給李景,沒想到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蕭漢並不理他,接著道:“大周猶如一隻餓狼,已經張開了血盆大口,準備吞食周邊諸國。可我們的國主卻渾然不覺,一味的退縮忍讓,與駝鳥何異?黨爭不斷,勾心鬥角,有名的將領被無能的文人指揮,結果如何可想而知?太子不幸早逝,儲位暫空,而依照位序,必將傳與六子存嘉,此人生性懦弱,愛好詩詞,頗為國主之風,蕭某不才,敢問張大人,這樣的國家如何自保?”
張全約已是面無人色,呆愣愣地看著他。蕭漢冷笑一聲,接著道:“大周完蛋,必有強國新立,他們首先要忙於內鬥,據蕭某揣測,北有上黨李筠,南有揚州李重進,他們二人必會先後造反。揚州離我國甚近,李重進到時一定會向我國主求援,而我國主必會拒絕,坐視李重進被趙氏平定,讓趙氏順利平亂,然後狼頭便會伸向四面八方,你們還想過平和的日子估計是難了。我國主為了獲得和平,只會一味的送上金銀,一方面資助趙氏軍費,另一方面自然會不斷給我江南百姓加稅,加來加去,大家說有什麼結果?”
張全約雙手一抖,脫口道:“造反?”蕭漢雙掌一拍,笑道:“恭喜大人,您說對了。到時江南國四處開花,請問以江南國幾十萬士兵,能否抵擋數百萬造反的百姓?”張全約知道蕭漢所說雖有些誇大其辭,不過卻都說到了點子上。至於他說什麼傳位於六皇子之類的話,他們也早有耳聞,並不是新奇之事。只是揚州李重進造反之事,倒是從未聽說。
………………………………
第三十七章